准备工作,首先是成立了国防决策机构,1936 年7月10日至14日,民党在金陵召开的五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成立国防会议。《国防会议条例》规定:“为整理全国国防特设置国防会议,讨论国防方针及关于国防备重要问题。”***任国防会议议长,会员有阎百川、冯基善、刘越石等32人。1937年3月,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同时规定:“国防委员会为便利决议之执行,得直接秘密指导金陵政府之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国防委员会设正、副**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兼任之。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的设立,表明了民党政府从国防决策机构方面开始初步调整。
金陵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的一位上校正在向刘琨们介绍中央方面的各项计划;
为了确立国防区域和划分战场,特制订了《民国二十五年度国防计划大纲》将全国划分为4个大区:
(1)抗战区:察、绥、冀、晋、鲁、豫、江、浙、闽、粤;
(2)警备区:皖、赣、湘、桂;
(3)绥靖区:付、秦、蜀、宁;
(4)预备区:秦、蜀、鄂、湘、桂、赣、云、新、青、藏、康。
并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机关,设冀察、晋绥、山东、江浙、福建、粤桂6个国防军总指挥部,1个预备军总指挥部(由秦、甘、蜀、鄂、湘、赣、云、贵8省组成)。
1936年,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规定了预定战场的阵地设置。
(1)北正面:
甲、鲁省区,包括潍河阵地,鲁南阵地,鲁西阵地。
乙、冀察区,包括平津张据点,沧保阵地,德石阵地。
丙、豫省区,包括豫北阵地,归兰阵地,汴郑阵地,巩洛阵地。
丁、徐海区,包括海州阵地,运河阵地,徐州阵地,蚌埠阵地,淮阴阵地。
(2)晋绥侧面:
甲、晋省区,包括晋东阵地,晋北阵地。
乙、绥远区,包括绥东阵地,绥北阵地。
(3)东正面:甲、江苏区,包括京沪阵地,南通据点,首都阵地。
乙、浙省区,包括沪杭阵地,宁波阵地,温台据点。
(4)南海岸:
甲、闽省区,包括龙延阵地,闽厦据点。
乙、广东区,包括潮汕据点,雷琼据点,广惠据点。
(5)警备区:
甲、秦甘宁青区。
乙、湘鄂赣皖区。
丙、桂省区。
丁、滇黔区。
戊、蜀康区。
介绍到这里,林蔚将军用他那类似***的浙味国语说道;“对国防计划大纲各位有问题可以现在提出讨论下。”林蔚(1889—1955),字蔚文,浙江省黄岩人。林蔚跟随***多年,积累了一套丰富的处事经验。他曾向人谈起当参谋长要诀:“要有战略眼光,遇事要抓住重点,要任劳任怨。” 作为***的心腹,林蔚却一直担任上层幕僚和各种副职。在当时,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普遍认为“京官、幕僚、副职”都是无权、无财、无势的苦差使,但林蔚在***的面前从未表露过这种思想情绪。他为人谦和、低调,办事干练、稳重,先后两次将最高人事部门签报晋升他为上将的名字划掉,所以至今还是中将。
林蔚比刘琨年长,刘琨很客气地问道:“请问蔚公,晋北和晋东的国防工事是具体在什么位置修建的?目前进度如何?”
刘琨这么问,是有原因的。晋省是西边防军司令部预计的刘琨军抗日主战场之一,对该省的国防工事修建情况,一处和四处都特别用心调查过。其实,早在1935年,阎百川为了自保,就在南起娘子关,经龙泉关、平型关沿晋绥东部省境,计划修筑有纵深配置的绵长的国防工事。
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紧,1936年4月,阎百川又成立了晋省省防工事指挥部,专门负责省防工事的构筑,下属第一部和第二部两个办事机构。第一部由周玳负责,专管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调拨和建筑资金的运用;第二部由孙楚负责,专管工事的战略部署、战术守备区的划分、地形勘察、工事位置的确定、构筑图纸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等。
省防工事指挥部,根据晋省地形,以预想的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确定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