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褪色的请柬
秋老虎肆虐的午后,回音杂货铺的木门却被一股莫名的寒风撞得“吱呀”作响。林夏正擦拭着红木柜上的老式电话,指尖刚触到冰凉的听筒,一张泛着黄渍的纸片便顺着门缝飘了进来,打着旋落在她脚边。
不是寻常的传单,那纸片边缘磨损得像是被岁月啃了无数遍,暗红色封皮褪成了浅粉,烫金的“囍”字斑驳脱落,露出底下暗沉的纸色——竟是张百年前的旧式请柬。
林夏弯腰去捡,指尖刚碰到请柬封面,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窜上脊背,比深秋的霜气更冷,带着淡淡的、像是雪后梅枝的冷香。她猛地缩回手,请柬却像有了灵性,“啪”地一声自动翻开。
里面是褪色的蓝墨水字迹,娟秀清丽,却透着一股化不开的哀怨:“谨订于光绪三十四年冬月初八,吾女宋白,嫁与何初为妻,席设城西宋宅。”
“光绪三十四年……”林夏瞳孔骤缩,那是一百多年前的年号。她刚要细看,请柬突然自行合拢,封皮内侧竟凝出一行冰痕般的字迹,纤细又诡异:“回音杂货铺,林夏亲启。”
“不好!是‘婚殇’的气息!”《幽冥录》突然从桌角弹起,书页哗哗作响,墨色字迹在纸页上急促跳动,“这是余响递来的‘邀约’,要你去解她的执念!”
林夏攥着请柬的手微微发颤:“余响?可这请柬上的宋白,是百年前的人……”
“她不是普通人。”《幽冥录》翻到某一页,上面画着个穿大红嫁衣的女子,发丝间落着细碎雪花,墨字在画像旁浮现,“宋白是半人半妖的雪女,母亲是栖于西山的雪精,父亲是凡间书生。她生来能引雪凝霜,却偏偏爱上了人类书生何初。”
阿九的讲述带着一丝惋惜,墨字流淌得缓慢:“百年前何初染了不治之症,药石罔效。宋白为救他,找到了当时的‘渡厄阁’——也就是‘影渡’的前身,签下血契:以自身百年妖力为引,换何初十年阳寿。契约约定,十年后两人必须完婚,若何初违约,宋白便会魂飞魄散。”
“那她怎么会变成余响?”林夏追问,指尖抚过请柬上“宋白”二字,冰凉的触感像是女子的泪痕。
“因为何初‘背叛’了她。”墨字骤然沉了下去,“婚期前三天,何初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宋白穿着嫁衣在新房等了三天三夜,等来的不是新郎,而是‘渡厄阁’催讨契约的使者。她以为自己被爱人抛弃,怨念滔天,最终在婚礼当天,于新房自火而亡。”
林夏心头一紧:“可她是雪女,怎么会怕火?”
“是心死了。”阿九的字迹透着悲凉,“她以妖力为引燃火,宁愿魂飞魄散,也要守住那点被背叛的尊严。可执念太深,魂魄没散,反而与当年的怨气、雪力缠在一起,凝成‘婚殇’,困在宋宅旧址——也就是现在的城西老洋房里,百年不散。”
话音刚落,窗外突然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明明是初秋,阳光还烈得晃眼,那些雪花却像是凭空出现,落在杂货铺的青石板上,不化,只留下点点冰凉的痕迹。
林夏猛地抬头,看向玻璃窗——玻璃上不知何时凝起了一层白霜,霜气渐渐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轮廓:穿着褪色的婚纱,长发垂腰,身形单薄得像一片雪花,脸藏在雾气之后,看不清模样,却透着蚀骨的哀怨。
“她来了。”阿九的声音骤然紧绷,“她感知到你接了请柬,在催你去宋宅。”
玻璃窗上的影子抬手,对着林夏轻轻一引,像是在发出邀约。紧接着,那道影子渐渐淡化,白霜顺着玻璃滑落,留下一行冰字:“城西宋宅,今夜子时,不见不散。”
雪花骤停,阳光重新洒满杂货铺,可空气里的寒意却久久不散。林夏低头看着手中的请柬,封皮上的“囍”字像是在嘲笑这场跨越百年的遗憾。她攥紧请柬,转头看向《幽冥录》:“我需要能重现当年真相的法子,不能让她带着误会困一辈子。”
《幽冥录》翻到最后一页,一枚青铜铃铛从书页间滚了出来,落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铃身刻着缠绕的双蛇纹,触手冰凉,铃舌上挂着小小的“同心”二字。
“这是‘同心铃’。”阿九的字迹浮现,“需取执念者与相关人的贴身之物为引,摇动铃铛,便能重现当年场景。但记住,雪女的妖力未散,百年怨念积深,真相或许比你想象的更残忍。”
林夏将同心铃攥在手心,铃铛的冰凉驱散了些许寒意。她抬头望向城西的方向,那里藏着百年前的婚礼,藏着未说出口的真相,还有“影渡”前身埋下的阴谋。这场跨越世纪的执念,她必须去解开——不仅为了宋白,也为了查清“影渡”的过往,找到父亲的线索。
暮色渐沉,杂货铺的老式电话安静地立在红木柜上,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