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将军握了刀,我执了笔,少年在马棚月光下读书(5/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更快了许多。

    五段真玄掌在每日习练之下,已然能够气血奔涌,击出四段熔炉气血,一段叠加一段,一段强过一段。

    四段叠加之下,甚至比起那些需要消耗大量气血,几式便能让气血枯竭的刚猛武道功法,杀伤力还要来的更加可怕!

    气血熔炉的境界,就能够将真玄掌练到第四段的武道修士,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都并不为过。

    七十二式鳄魔铸骨功,更是被如今的陆景练到出神入化。

    七十二式招数信手拈来,气血猎猎而动,往往一击之下,便有大几千斤的巨力,而且还能得以持续。

    书楼中,也有许多改变。

    陆景将自己的课业,挪到了清早的辰时,这样一来,白日遇事,也不会耽误课业。

    他这草书课,每日上课的弟子本来也并不固定,谁有闲暇就来听课,倒也不会和其他先生的文章、典籍课业有所冲突。

    区区几日时间。

    陆景的声名在这玄都中,也被更多人所知。

    原因在于,一层楼中陆景草书的临摹书帖,逐渐传到了书楼之外。

    很多人其实早已经知晓陆景在书楼中,教授的是书法笔墨。

    以前倒也并不在意,可如今,当陆景草书临摹书帖从书楼中流出……

    众人终于知晓为何书楼要聘请陆景这么一位年轻士子成为书楼先生,教授草书课业!

    就连许多擅长书法的名士见了陆景的草书,也都提字评价。

    大儒季渊之评价陆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虽是少年,却已然得草书风韵,殊为不凡。”

    季渊之声名极重,陆景尚在陆府时就曾经读过他许多典籍,比如那一部知慎!

    他公开为陆景草书提字,评价如此之高。

    引来诸多名士纷纷赏析。

    在陆府中提下“观古松院”四个字的大儒李慎更是提字:“锐气如剑,丰神盖代”八字,一夜之间,陆景名声大噪!

    就连季渊之都不明白李慎为何对陆景草书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二人坐而相谈。

    当李慎拿出陆景近日写下的书帖,就连季渊之都惊为天人,道:“短短数日,这陆景的草书之势为何又变,如同丹崖绝壑,笔势坚劲?”

    这位享誉天下的大儒不明白,就连陆景都不曾注意到……

    自从自己领悟了扶光剑气,便如太子所言,以笔墨之势成剑气,他一手草字便越发如同惊雷荡漾,神采动人!

    可无论如何,仅仅是这数日之间,书楼少年先生陆景的草字,就已经享誉玄都。

    陆景这几日除了每日去书楼教书之外,便按时回空山巷,认真修行。

    玄都中许多风云,陆景虽有耳闻,却也并不全然知晓。

    翰墨书院中几位先生也都性子清淡,不理外物,每日钻研学问。

    江湖和袁铸山偶尔会过来与他请教,他们也并未多言,只是眼神却显得越发尊敬。

    这一日,天上又落大雪。

    陆景从书楼中回来,刚刚步入空山巷,身后有一道黑衣道袍身影徐徐浮现出来,向陆景行礼。

    陆景见到周遭景象扭曲,就好像那一日被扰空镜覆盖那般。

    这黑衣道袍的老者,陆景之前就已经见过,似乎是王妃身边的谋士。

    道袍老者亲自前来,递给陆景一份书信,便要离去。

    陆景请他稍等,去了院中,又拿出一叠草纸来。

    “王妃那一日曾说,要学一学这簪花小楷,这些笔墨都是我闲暇时仔细写就,称不上出彩,但用来临摹练习,也是足够的。”

    黑衣老者接过草纸,目光一瞥,声音有些沙哑:“景公子不必谦虚,你是书法名家,虽然并不曾浸淫楷书,可终究有一手的笔力,便是这小楷又能差到哪里去?”

    “既如此,替我谢过王妃。”

    二人交谈。

    那黑衣老者也就此离去。

    陆景回了院中,打开信封,取出信件,一字一句读过。

    他神色有些变化,眼中闪过些异色来。

    青玥口中正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民谣。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