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一去,天已经‘蒙’‘蒙’亮,老太君撑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行宫。.. 。
进了宫‘门’,还没走几步,便听几个太监宫‘女’在一旁窃窃‘私’语。
老太君原无心偷听,但听见什么“大小姐”,便运起内力开始窃听。
“昨晚上选进宫的几位秀‘女’,听说皇上很快便宠幸了一位,乃是柳郡令的大小姐。宠幸前晋了从七品御‘女’,今儿一大早又晋了正七品采‘女’。”
“此次出宫,皇上只带了琴贵妃一人,如今琴贵妃被废,皇上身边自然该有新人。”
“听说这位柳采‘女’可不得了,不仅相貌端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与皇上话语相投,甚得皇上欢心。”
“又是一位新主子,也不知她喜欢什么,咱们也好抢先巴结巴结!”
“听说喜欢吃柚子,昨儿皇上还亲自给她剥了柚子呢!”
“那咱们赶紧准备一些蜜柚,亲自送去给柳采‘女’吧?”
谈罢,几人欢欢喜喜地散开,各自去准备蜜柚。
原以为在讨论丫头,谁知是皇帝又添了新人。
这也不是稀奇事了,自古男子都是三妻四妾,更何况九五之尊。
想起三妻四妾,老太君便是寒心。当年老太爷亦是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十几个‘女’人,她原就气量小,哪里受得了那么多情敌?
仗着老太爷宠她,她便日日吃醋,吵闹得不可开‘交’。
直到老太爷英年早逝,她才知晓那些‘女’人,乃是皇帝离间他们的工具,他的心中始终只有她一个人。
所以他让着她、宠着她、忍着她的脾气,只要她一句话,不管多远他都会回到她的身边。
当年他们都那般青涩,简单地在一起、简单地成婚,没有太多‘阴’谋诡计。
而皇帝身在皇宫,经历得比他们都多,因此他们受了算计,只能悲剧结束。
说到底,还是她的气量太小。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常事,她又何必日日气他呢?
说起以前的事,老太君便是悔不当初。
这么多年来,她支撑冷族、照顾儿子儿媳、抚养孙‘女’。本以为可以填补空虚,但无论做什么事,心中终究是他。
不管是他的好,还是他的坏,这么多年都不曾忘记!
没走几步,又遇上散步而来的皇帝,原是携着柳采‘女’的手,一见老太君便松了手,“梨儿......”
他一身常服,明黄得有些刺眼,声音却十分温柔。这种温柔的声音,从来只属于老太君。
而他身边的柳采‘女’,则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身绛紫‘色’的衣裳衬出她的端庄清丽。浅浅一笑之间,含情脉脉、楚楚动人,更有几分老太君早已经逝去的青‘春’朝气!
皇帝先唤了老太君一声,而后才向柳采‘女’介绍,“这位是冷族的冷老太君。”
明了皇帝的眼‘色’,柳采‘女’微笑地福身,“臣妾采‘女’柳氏,给冷老太君请安!”
按说她是皇妃、她是亲王太妃,一个一身荣宠、一个死了夫君,该是老太君给她请安。
只是在皇帝心中,早已经将老太君看做皇后,所以要求所有皇妃,以老太君为尊。其中,自然也包括皇后。
老太君轻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本以为宫中人,请安之后都要畅聊几句,没想到老太君如此冷漠。柳采‘女’疑‘惑’地瞧了皇帝一眼,“老太君是不是心情不佳?”
皇帝赞同地一点头,担忧的目光早已经集中在老太君的背影,“你先回宫,朕去看看她!”
昨夜宠幸时,皇帝便说得很明白。他以老太君为尊,再得宠的妃嫔,也要知晓分寸。
只是皇帝没有明说爱意,柳采‘女’亦没想到男‘女’之情上,只想着皇帝拿老太君当作亲生妹妹。
但即便是妹妹,追她而丢下自己,柳采‘女’也难免嫉妒。
虽心中嫉妒,柳采‘女’却也知晓分寸,遂福身一笑,“那臣妾就先回宫了。”
见她没有胡搅蛮缠,皇帝还算满意地一点头,回眸看了她一眼,才追向老太君,“梨儿......”
“不要叫我梨儿。”老太君依旧一脸冷漠,伴着几分倦怠,一眼不瞧皇帝,只顾往皓谕阁走。
瞧出了她的路线,皇帝忙吩咐一句,“给老太君备轿!”
“不必了。”老太君又是冷冷一句,转眸瞧了远去的柳采‘女’一眼,“你去陪她吧!”
皇帝亦是转眸,瞧了柳采‘女’一眼,回眸时却浅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