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原产地意大利的建筑界,在十八世纪之后都没有再使用过这样材质的大理石柱。当时负责大楼修复的意大利人们,就很奇怪,为什么在一九二三年建造的大楼中,会出现意大利本土都已经早就没有了的大理石柱。
后来经过多方的查证,又联系当年建造这里的英国公司,才搞清楚,这四根柱子是来自意大利一座荒废的古代教堂,它们被英国人拆除了下来,又辗转运到了华夏,最终用在了这里。仅仅这四根大理石柱,就是一笔可观的历史财富。
还有它的大门,这是一座由青铜和黄铜两种材料打造出来的中西合璧、花纹异常精美的铜大门,两种不同的材料在同一座大门上,却结合的天衣无缝,令后人为之赞叹不已。但是如今这扇大门,由于一层层加上去的油漆,已经完全看不出它的本来模样了。
推开外滩十八号的双色青铜大门,方明远应当脚下踩着的是碎大理石铺就的浑圆造形花纹,抬头则见天花板上排布着均匀的方形浮雕,据说,这是当时英国建筑师对于华夏成语“天方地圆”的精心诠释。只是如今,这一切都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模样了。整栋建筑里,透着一股暮气沉沉的气息。
“你们是干什么的?”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方明远他们一跳。只见从大门的侧面屋子里走出了一个中年人,一脸戒备地看着方明远他们。
“请问申城进出口公司是在这里办公的吗?”方明远随口问道。
那中年人脸色微变,连连摆手道:“我不知道,如今这楼里已经没有什么公司了,就是一座空楼。”
方明远看出来这人有些言不由衷,一笑道:“大叔,我们不是来讨债的,而是想问问申城进出口公司,这外滩十八号,当初是哪里租给他们使用的。我们想在这里开家公司。”
听他这样一说,中年人又看了看林蓉和陈忠,估计是将他们当作了秘书和保镖了,这才有点笑模样道:“来这里开公司,不是我说你,就是手头不宽裕,也不能在这里头办公啊,你看看,这里的环境,就是来了客户,人家一看这里的模样,也没有了和你们继续合作下去的**了。听我的话,哪怕是到偏一点的地方,租几间像样点的办公室,也别在这里开公司。”
方明远笑了笑,继续和这一位东拉西扯,从他的嘴里得知,这外滩十八号自从归为国有之后,多家国有单位都在这里办过公,但是后来都因为觉得这里的办公条件太次,而又搬了出去。当年这里,每年还能收一些租金用于建筑的修葺,如今这几年,连修葺的费用都没有了。他算是黄埔区这一片房管所的人,这里由于建筑面积足有上万平米,却只有申城进出口公司一家在此办公,为了防止建筑受到不应当的破坏,才被派到了这里。
刚才之所以说楼里已经没有什么公司,就是一座空楼,则是因为这两年来,总有人找上门来向申城进出口公司讨债,讨不到就在楼里闹,有时候还砸楼里的东西,申城进出口公司如今也没有钱赔那些砸坏了的东西,房管所的领导对此就很不高兴。
“你不得不说,这外国人造的房子还真是结实,你别看它外面和里面都已经不成模样了,但是我觉得这房子再用个一百年都没有问题。”中年人感慨道,“不像咱们国家近些年造的房子,才用个几年,就这里也裂,那里也裂的。”
方明远赞同地点了点头,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如今盖房子倒是快了,也高了,但是建筑的耐久程度却是下降了。等到日后,楼歪歪楼脆脆登场亮相的时候,人们才会明白,这华夏的建筑业,已经糜烂到了什么地步。
“大叔,后面的那栋楼和这栋楼一样吗?听说它近斯内要被拆了?”方明远继续问道。
“你说后面的那栋楼?”中年人想了想道,“那楼比这楼低一些,建筑面积大约是在八千多平方米。不过现在那里破落地比这里还严重。那一块地皮确实是被一家开发商买了去,听说过些日子就要将它拆除掉重新盖新建筑。我想想,开发商好像是叫申意地产!”
一直到天色黄昏,方明远一行人才从楼里走了出来。在此期间,这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进出的人。
沪市黄埔区区委***,姓季名礼,今年四十二岁,前年刚刚被提拔到这个位置上来。
能够在四十岁就成为沪市的一个中心区的区委***,季礼当然是有能力有背景。这两年来,如何进一步发展黄埔区的经济,是季礼最挠头的事情。黄埔区是沪市的老区,虽然是核心城区,但是如今已经是老态毕现。与一江之隔的,活力四射的浦东区相比起来,黄埔区的底子虽然雄厚,但是动力不足。而且区里的企业大都是国有老企业,如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怎么样为黄埔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了季礼最关心的事情。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后,季礼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