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笑风传奇 如何评价TD-SCDMA的贡献(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显然,将国产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归功于TD,什么“TD-SCDMA之前国内就没有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TD-SCDMA帮助国产设备商实现大逆转”等等,可以说完全是罔顾事实、毫无根据的。

    尽管受到政府的特别扶持,但是TD-SCDMA的开发一直都没有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主线。2004年之前只是大唐独家在进行TD-SCDMA的开发;到2004年华为中兴的WCDMA和CDMA2000设备已经开始进入欧美市场的时候,TD-SCDMA的开发却陷入了困境,结果在2004年2月国家安排7.08亿元经费启动了“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后,中兴、华为和普天等才加入到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中来,才大大推动了TD-SCDMA开发的进展。因此,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的主力企业只是在后半段才加入了TD-SCDMA,而对于整个中国的通信产业而言,无论是在开发的投入、还是后来在市场上的销售额,TD-SCDMA都远不是大头。可以说,政府大力扶持的TD-SCDMA尽管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然而却一直都没有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主体,实际上TD-SCDMA只代表一部分企业的利益和追求,并不代表整个产业的利益和追求。

    中国在国际标准上的影响力与TD-SCDMA标准

    中国今天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际上通信标准制定的主角之一,但这是因为TD-SCDMA吗?当然不是。尽管有着政府特殊政策的扶持,TD-SCDMA一直并不代表国产3G研发的主线,而在WCDMA和CDMA2000的研制开发上,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从系统实现方案的设计、系统总体架构的创新、产品概念的独创,到先进算法的研制、独到的芯片设计等等,都有很多创新,使得国产设备不再只是靠低价格,而是以技术创新上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以华为为例,2005年6月华为在WCDMA上的基本专利就已占到整个WCDMA基本专利的5%、跻身全球前五;在LTE上,至2012年11月华为在LTE中的授权专利已占8.3%,居全球第4位。可见,中国企业能够取得今天在国际主流标准上如此的影响力,靠的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上的长期积累和强大实力,而不是因为有了TD-SCDMA标准。同样,也只有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才能支撑这种创新,例如,华为至2014年的研发投入累计达到了1880亿元,仅2014年就达到400亿元,显然,只有达到全球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才有这种实力,也只有全球市场销售的巨额收入才能支撑这种投入,而这,又岂是一个TD-SCDMA标准可以达到的?

    此外,作为一个为标准而标准、脱离行业市场需求的指导思想的产物,有着许多缺陷和弱点的TD-SCDMA最终只在自己一国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成为虚名,再加上在自己国家的商用化也不成功,因而也根本不可能在国际技术和产业界产生什么影响力。

    中国通信企业如今已经进入世界行业的先进行列,那么在其中,TD-SCDMA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作为中国通信产业崛起和发展的典型代表,我们再来看看华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发小交换机起步,经过三十几年,华为如今已经是一家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2014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60亿美元,将超越爱立信而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显然,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华为靠的并不是TD-SCDMA,因为无线移动方面,华为的设备已经供应全球超过500家的运营商,截至2014年底华为在全球已部署了320个GSM网络、303个WCDMA网络以及154个LTE网络,GPRS/UMTS/LTE分组核心网已应用于全球最大的20家移动运营商集团中的17家。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与TD-SCDMA没有多大的关系。

    华为的例子足以说明,中国移动通信的技术和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世界先进水平,靠的既不是TD-SCDMA的技术,也不是TD政策的扶持。反过来,没有在国际主流技术上的开发、积累、创新和领先,只靠TD-SCDMA的话,是不可能进入世界业界的先进行列的,君不见,同为当年的“巨大中华”,大唐如今与华为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3G打破外国垄断靠TD-SCDMA吗

    还有一点,就是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这一点上,TD-SCDMA起到了什么作用?前面已经指出,中国厂家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到90年代末,3G的开发已经成为中国通信技术和产业开发的重中之重。在2G的GSM和CDMA上,外国设备已经形成垄断,国产设备没有机会进入,因此3G成为国产设备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关键机会。

    从2004年开始,国产的WCDMA-->>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