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860章 通车仪式(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通车仪式举办得很隆重。

    铁老大负责人、云省方面领导、刘韬都只能坐在一边。

    现场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着。

    ‘复兴号’动车组在火车站,上面挂着大红花,就如同要入伍的新兵。

    通车仪式第一项,是领导致辞。

    领导拿着稿子,发表着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昆龙高铁的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对于各参建方、工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为了建设昆龙高铁,这一次国家足足动员了50万工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具有建设高铁经验的。

    为了这条昆龙高铁,专门用了大型盾构机,调配了大量土石方运输车。

    可就算如此,在建设昆龙高铁的数年时间,沿线医院。

    沿线修建了大量桥隧,克服了无数困难,工人们以大无畏的勇气缔造了奇迹,才有今日昆龙高铁的通车。

    整个工程,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工人。

    刘韬听着一个个数字,不由得沉默起来。

    哪里有什么基建狂魔!?

    不过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为了将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在进行努力罢了。

    他们选择了自己多吃苦,子孙后代少吃苦。

    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并不多,抚恤金也并不多,唯一得到的好处,便是今后乘坐铁路不需要钱。

    可是这里面本身已经有超过10万人具备这个资格,可是他们依旧在奋斗着,不怕牺牲。

    一寸河山一寸血,华夏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刘韬代表着盘山集团进行致辞的,整个昆龙铁路,盘山集团承担着70%资金,云省、铁道部各承担着15%的资金。

    股权方面,三方也按照70:15:15进行分配着。

    在这一过程中,盘山集团确保了整个工程的资金到位,调集了大量的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整个昆龙铁路,甚至考虑了生态需要,也就是建设了动物迁徙路径,尽可能少的破坏生态环境。

    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整个昆仑铁路需要50~70年才能收回投资。

    刘韬当初力推这条铁路,根本没有想收益的问题,而是处于战略方面去考虑的。

    有了这条铁路,那么整个西南就有第一条出海通道。

    这些年,不管是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还是建设中老柬铁路、中缅铁路亦或者正在推动中的中泰铁路,都是为整个西南打开出海通道。

    有了这些公路、铁路、航道,整个西南的发展潜力就可以被拔高不止一个档次。

    在湄公河初步提高通航能力的时候,昆龙高铁通车,意义非比寻常。

    而再过不久,中老柬铁路也将实现第一阶段的通车。再过几年,中缅铁路也将通车。

    一切的布局,一切的努力,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刘韬很庆幸,庆幸生活的时代是最糟糕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奋勇搏击,闯出了一片天。

    整个东盟经济体,以后也不是不能发展起来,也是可以成长为世界重要的区域经济。

    而华夏与东盟以后展开“10+1”,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共赢的道路。

    现在有了昆龙铁路,沿线经济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快车道,同时这里的大平原将会成为世界级别的粮仓以及热带水果供货地。

    刘韬同样对昆龙高铁给予极高的评价,虽然外界关于这条铁路的争议到现在都存在,一来这条铁路投资大,二来建设难度大,三来这里并非是华夏发展的重心区域,毕竟云省一直以来都是西南边陲,甚至在很多人印象中,云省都还是属于苦寒之地。

    但是但凡有志之士,都知道昆龙铁路的重要性。

    这是西南的战略级别交通大动脉!

    华夏发展,不应该只是东部沿海的发展,而是整个华夏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平衡是现实,但是应该尽量调整这种发展不平衡,让整个华夏全面发展,这样华夏发展有多个引擎,才能发展得更好。

    一个个领导发表致辞,然后‘复兴号’动车组便载着第一批乘客北上昆市。

    刘韬也是第一批乘客之一,至于他的那架‘雷雕’直升机,会有飞行员开回昆市。

    不到5个小时,便已经抵达昆市站。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