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834章 改进工作(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仅仅有歼11战斗机,还有一批歼教7、歼教7A、雄鹰高教机以及‘雷雕’直升机。

    现在空军是债多不压身,来者不拒。

    然后等到春节前,在上面财政部到盘山集团结算利税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的拍桌子骂娘的。

    空军、海军、陆军,每年都有一屁股欠债。

    为了这事,财政部的领导就没少发牢骚的。

    可是人家部队不管了,军队建设也要投钱,没有足够的钱军队也得傻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以前,军队还会遮遮掩掩的,一副不好意思,军费上还会倾向于军备。

    到了现在,更新装备凡是跟盘山集团有关的,就一律先欠着。

    这也是这几年,军队更新装备陡然快了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1990年,华夏宣布,完成半机械化部队建设。

    这背后,可是没少盘山集团的影子。

    在有限的军费条件下,每年陆军在盘山集团欠的都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

    像今年,海、陆、空三军,在盘山集团这里欠的已经超过三百亿。

    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军用运输车、高教机、战斗机、直升飞机、各种军舰等等,不断地进入军队服役。

    比如一艘818型电子侦查船,给海军的价格是25亿人民币。

    比如一艘816型电子侦查船,给海军的价格是10亿人民币。

    其他的小型电子侦查船,价格就没有低于1亿人民币的。

    这还是盘山集团并没有狮子大开口,不然的话价格翻个一倍两倍,就跟玩似的。

    飞机的交付,可比坦克装甲车交付容易多了。

    飞行员在贵飞集团这里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已经具备单飞能力,直接驾驶着飞机离去。

    贵飞集团的试飞院,可不仅仅只有试飞员,还有部队派来接受培训的飞行员。

    这些飞行员,是驾驶各种飞机的。

    飞行员宣誓完成后,便开始戴上飞行头盔,这些战斗机的飞行头盔,都是非常先进的,远比以前飞机的飞行头盔要先进得多。

    一架又一架飞机起飞,破空而去。

    至于直升机,也不需要去跑道,直接就在原地垂直起飞便可以了。

    刘韬来到一个车间,这里是生产歼7系列飞机的。

    现在歼7除了后两种改进型,前面的已经不再生产装备给空军,前面系列的都是出口。

    除此之外,便是负责对部队现有的歼7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歼7战机的战斗力。

    此时,生产车间里面有一架歼7最新改进型的,于希明在歼7改进工作上,不留余力的。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年纪大了,难以再研制一款全新战机,他想要的是不断改进歼7战机。

    他认为,歼7战机还有潜力可挖,哪怕现在最新型的歼7改进型已经是二代半战斗机了。

    现在的歼7两款最新改进型,和原来的歼7相比,可以说是两款飞机了。

    连机体的材料都不一样了。

    雷达、敌我识别器等等,全部都变了。

    刘韬对于于希明这种执着还是很佩服的,刘韬认为歼7到现在已经没有必要改进下去了,因为改进空间已经没了,先天条件摆在那里,还不如多生产歼10战斗机、歼11战斗机。

    再怎么改进,难道还能将歼7战机改进成三代机?

    不可能!

    但是对于于希明他们而言,他们认为能提升一些是一些。

    这就像祝榆生他们一样,对于改进59式坦克有一种执念。

    在刘韬看来,59式坦克先天条件摆在那里,再怎么改进也比不上81式中型坦克。

    可他们还是一直投身于59式坦克的改进工作中,最终魔改后的59式坦克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虽然还是比不上81式中型坦克,但是也比原来的59式坦克的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截。

    现在一机厂的主要业务,并不是生产新型坦克,而是对59式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装,维修养护59式坦克。

    以及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生产消防坦克,赚一些代工费。

    刘韬随后去试飞院视察,试飞院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