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643章 时代的浪潮(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贵飞。

    生产车间正在忙碌着。

    却是在全力生产三架歼11战斗机的原型机。

    在整个过程,会组建起歼11战斗机的生产线。

    刘韬参与其中,从而赚取升级点。

    一架歼11战斗机,便有着数以万计的零部件。

    单靠着刘韬一个人,自然不可能生产一架战斗机。

    他忙活一年,都不一定能够生产一架战斗机。

    而在贵飞就不同了,有着大量的技术人员参与,三架原型机同时生产,大概只需要5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

    而一旦形成完整的专门生产歼11战斗机的生产线,哪怕只是第一年,一年都可以生产12架歼11战斗机,第二年便可以生产24架歼11战斗机,等到生产工艺成熟、工人熟练,生产线的年产量都可以达到48架。

    等到后面建设脉动式生产线,一年就是生产400架歼11战斗机都不是问题。

    现在贵飞生产的飞机有几款,分别是歼7改进型飞机、歼教7A、‘雄鹰’高教机,现在便是生产三架歼11战斗机原型机,以及组织生产运10原型机。

    只不过运10原型机体量太大,贵飞没有这么大的总装厂,得等到新的总装厂建设完毕,才能真正进行运10原型机总装,现在主要是零部件方面的生产。

    贵飞现在,不具备生产大飞机的能力。

    当然,其他零部件、设备生产,还是没有问题的。

    比如刘韬,便在为运10专门搞一台航空发动机,正在进行测试着。

    客机的航空发动机,可是跟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不一样。

    客机和军机虽然都是飞机,不过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客机要求使用寿命长,一架客机动不动使用二三十年,使用寿命要求使用五六万个小时甚至更多,强调的是安全、舒适。

    也因此,两者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在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国庆假期了。

    今年国庆假期,全国统一放假七天。

    刘韬也迎来自己的假期,当他的专机抵达京城机场的时候,便能够感受到那浓重的国庆喜悦气氛。

    事实上,从1989年元旦那一天开始,关于建国40周年的庆祝便已经开始了,各种活动在各个省、市各个系统便已经展开了。

    1979年的时候,因为刚刚改革开放,华夏太穷了,需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那一年没有举行国庆大阅兵。

    而这一次,改革开放已经整整进行十年了,华夏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防建设也有很大的进步,今年又是澳门回归之年,有条件也有必要举行国庆大阅兵。

    随着国庆越来越近,这种国庆喜庆气氛越来越浓郁。

    特别是在京城。

    刘韬的车从机场到市区,这种感受就更加明显了。

    车抵达四合院,就看到四合院到处插着五星红旗,显得很喜庆。

    刘韬的回来,让大家都很是高兴。

    翌日,10月1日,刘韬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嘉宾区,这里的视野很好,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个个方队,清晰可见。

    这一次的军装,全部是新式军装,不仅仅是陆军,海军、空军、武警等全部都是新式军装。

    在欢快的迎宾乐曲声中,领导和重要嘉宾来到了楼上。

    10时的时候,随着领导宣布庆典开始,在隆隆礼炮声中,20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组成的方队,以铿锵的脚步从纪念碑前沿红色地毯向广场北端的旗杆行进。

    随后,由1000多人组成的军乐团奏响国歌,全场肃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广场上空。

    随后便是领导检阅部队,他检阅了由42个威武雄壮、军容严整、装备精良、精神抖擞的海陆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地面方队。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声音在长安街上空不断响起。

    刘韬等人激动地不断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欢呼着,喝彩着。

    最激动人心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