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日 , 麦哲伦率领的 5 条船和 270 名水手的船队出发 了 。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 70 天 , 11 月 29 日到达巴西海岸 。第二年 1 月 10 日 , 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 。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 的尽头 , 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 , 但是经过实地调查 , 那只不过是一 个河口 , 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刘傻子、梦弟 、机器人骄子、海狮小亮与警犬小黑跟随麦哲伦的船队前进。 麦哲伦问: “刘傻子先生,中国小朋友梦弟 , 带着海狮 、机器人与狗跟我们一起行动 , 不怕继续遇到危险吗? ”
梦弟说:“我们中国小朋友都很崇拜你的行动 , 愿意追随您。”麦哲伦说: “奇怪 , 现代人,穿越时空,真是弄不明白 。不过 , 你既然崇拜我,那么 , 我还是欢迎你参加海上旅行。”
这时 , 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冻 , 粮食短缺 , 船员情绪十分颓丧 。船员内部发生叛乱 , 3 个船长联合反对 麦哲伦 , 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 , 责令麦哲伦去谈判 , 吓得梦弟赶快隐 身 , 他看见麦哲伦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 , 并趁机刺杀了叛 乱的船长官员。
船队继续航行,来到圣胡安港 , 这里有成群结队的海鸟,还有大量的鱼类,尤其是有淡水 , 船员们兴高采烈,因为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麦哲伦率领船队继续出发 。 “麦哲伦先生 , 我们怎么只剩下四条船了? ”梦弟问。
“我们只有一条船 , 也要坚持下去。”麦哲伦说话的态度十分坚决。
1520 年 8 月底 , 船队驶出圣胡安港 , 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 “南海 ”的海峡 。经过 3 天的航行 , 在南纬 52o 的地方 , 发现了一个海湾 。麦哲伦派两艘船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 “南海 ”的水道 。当夜,忽然,狂飙呼啸, 巨浪滔天。
“派往的船只 , 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 水手报告说。“我们继续坚持 , 风暴会过去的。”麦哲伦安慰手下人说。
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 , 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 刻 , 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 “南海 ” 的峡道 , 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海峡航行 。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 , 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
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 , 欢喜燃烧篝火,白天 , 蓝烟缕缕 , 夜晚,一片通明 , 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 。麦哲伦高兴极了 , 他在夜里 , 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 , 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 “火地”, 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 20 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驶出了麦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 “南海”。历经 100 多天的航行,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 , 好像上帝帮了他-个大忙 。麦哲伦就给 “南海 ”起了个吉祥的名字 , 叫“太平洋”。
刘傻子对麦哲伦说:“麦哲伦先生,我们平时说的太平洋,原来是你起的名字呀。”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 , 遇不到岛屿 , 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 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点新鲜食物 , 只有面包干充饥 , 后来 , 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面包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尿一样的臭气。
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 , 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混浊黄水。 为了活命 , 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 、风吹、 雨淋 , 牛皮硬得像石头-样 , 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 , 再放在炭火 上烤好久才能食用 。饥饿难忍 , 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手下慌慌 张张地向麦哲伦报告说:“船长,有几名水手饿晕,倒在船舱里。”麦哲伦仰天长叹。
小梦石、梦弟等从穿越中回到现实,海洋专家高敏简单地概括了麦哲伦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位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伟大的环球航行有所了解。麦哲伦出生于1480年,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度航海事务厅,熟悉航海事务。
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海外远征队,开始远洋探航的生活。在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与阿拉伯商人和沿途居民发生冲突,多次受伤。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麦哲伦相信地圆说,认为从大西洋西航能够到达东方。他曾向葡萄牙国王提出绕过南美大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