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的诞生 第124章 愉景湾(求订阅)(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港岛南区的一家宁波菜馆,金庸应刘元昊的请求,做局邀请了查济民父子和刘元昊一起吃了个饭。

    刘元昊自从认识了金庸后,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和他聚餐一次,有一次两人聚会时刘元昊听金庸说了他和查济民的关系,就托他组了这个局。

    查济民和金庸都是出自浙江海宁的查氏家族,两人论年龄查济民年长了10岁,论辈分查济民是金庸的爷爷辈,不过两人经常以“查老”和“小查”互称。

    查济民家族以纺织业起家,随着香江人工成本的上涨,纺织业每况日下,大量的工厂迁去了内地,查家便与一些地产商合作开发厂房旧址物业。

    不过刘元昊看上的不是这些歪瓜裂枣,他看上的是查济民家族的愉景湾项目。

    愉景湾位于大屿山,也就是未来的香江国际机场附近。

    1977年,香港兴业公司以愉景湾的地皮作为抵押向苏联一家银行贷款,因无力偿还债务,愉景湾的土地随时可能被这家银行收走。

    郑玉彤拉过郑家纯,给刘元昊介绍道:

    “好啊,没问题。”

    “祝我们合作顺利。”

    “这个项目的三期工程在刘生之前还有一家公司和我沟通过想要参与进来,不知道刘生会不会觉得不方便?”

    见两人三言两语间谈成了合作,金庸也非常高兴,几句插科打诨后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兴元地产和新世界在沙田填海以及沙田第一城项目上有过合作,刘元昊在高位接盘了沙田第一城,现在的房价还没涨回当年的价位。

    见到刘元昊,郑玉彤非常热情的打招呼,刘元昊也热情的回应着。

    “阿昊,这是阿纯,长伱几岁,以后你们年轻人之间多走动走动。”

    前世愉景湾一共开发了15期,总计建有两万多个住宅物业单位,其他还有酒店,商场,学校等各种完善的配套设施。

    不过第一次见面,刘元昊只说想要参与愉景湾后期的项目开发,并没提入股的事情,查济民对此非常欢迎。

    刘元昊从善如流,立即向郑家纯打招呼:

    “纯哥,你好。”

    70年代末期的愉景湾,那真的是香江的一片荒地,不通公路不通水电,想过去只能走海路,还没有码头。

    刘元昊看懂了他的意思,当即对查茂生说道:

    他说是这么说,但查济民却听进去了,对愉景湾的信心也更足。

    “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当不得真也做不得数,说不定港府有更好的选择呢。”

    不过郑玉彤家里的两个儿子在香江的这些商二代中并不出彩。

    “这是应该的,以后有活动我会喊上查生的。”

    “哈哈哈,大家都是熟人,那就好办了,两成份额没问题,来,干一杯,祝我们合作顺利。”

    查济民见事情这么轻松就谈成了,非常开心,举起酒杯朝刘元昊敬酒。

    郑玉彤本来想着将家业交给长子郑家纯接班,自己退休安享天年。

    席间,在金庸的妙语连珠之下,几方觥筹交错,气氛非常好。

    刘元昊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随着老牌华商年岁渐长,这些二代们也纷纷开始崭露头角。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查老你这样说就是在捧杀我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当不得查老如此夸奖。

    刘元昊知道再过三年新机场方案公布后,这里将成为一块风水宝地,所以有意入股查济民家族旗下的香江兴业。

    “我没意见,我只是参与投资,一切以查老为主。”

    “那就好,之前和我沟通的是新世界的郑玉彤,我们是老朋友了,他见愉景湾的开发耗资巨大,就想拉我一把,准备投两成进来。”

    次子郑家成虽然算不上酒囊饭袋,但他就喜欢每天灯红酒绿的生活,对继承家业没有兴趣。

    查茂生听他这么说非常高兴,兴奋的说道:

    “是啊,彤叔,很开心我们二度合作。”

    两天后,查济民特意安排新世界和兴元地产同天签约,刘元昊又在这里见到了带着儿子的郑玉彤。

    临分别时,查济民拉着儿子查茂生对刘元昊说道:

    “你们年岁相仿,以后可以多亲近亲近。”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