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的诞生 第117章 港龙与国泰的第一次交锋(求订阅)(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华人置业的事情还没个结果,香江航空业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香江民航处质疑港龙航空中方股东的身份,想迫使港龙航空进行股东重组。

    在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对于香江航空业有这样一条规定,在香江注册并以香江为主要营业地的航空公司可以继续运营,内地政府将协助开辟香江和内地城市之间的往返航班。

    这一点明确了要保证香江本地航空企业的利益,而香江这时只有唯一一家本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英方争取这条规定就是想把香江民航发展的红利全交给英资的国泰航空。

    85年4月,不愿国泰独享红利,具有中资背景的港龙航空成立了。

    它最为知名的标志就是机身上的一条中华龙。

    创始股东名单中有华润,中银,招商局以及曹光彪,包船王,霍沙皇,刘元昊等港商。

    “具体打算怎么办?”

    然后在87年祭出了更过分的“一线一企”政策,即一条航线只能由一家航企经营。

    “然后就是进国泰航空的董事会,参与国泰的运营。如果能从此相安无事,可以给国泰让出一部分港龙的股份,让他当个小股东,大家互相持股一起赚钱。如果他敢再打压港龙,就在国泰搞内耗,让他陪着港龙一起亏钱。”

    “如果有机会,我还真想试一试全面收购,不过希望太渺茫了。我的想法是钉一颗钉子进去,对港府和国泰起到一种震慑作用。”

    如果去年包船王不拉刘元昊进入创始股东的行列,他未必会管这个事,但现在他既然已经是港龙的股东,就不可能坐视国泰对港龙的打压。

    如果还要再搞小动作,那就大家都别好过。

    包玉刚瞬间来了兴趣,他其实也知道港龙航空前景不明朗,大概率是亏损收场,但即便是亏钱他也会坚持办下去。

    港龙航空成立的目的就是想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江的垄断地位,从他成立的第一天起,和国泰的博弈就已经开始了。

    “你的想法我知道了,我一会再去找曹光彪商量一下。”

    所以刘元昊并没有要多少股份,只拿了5%,捧场的意思更大一些。

    港龙与国泰的第一次交锋眼看就要吃个哑巴亏,损失三位强力股东。

    “来,说说看,怎么主动出击,这种事情怎么能少的了我呢。”

    “下个月,国泰航空要上市。”

    “我们的出发点也不是要搞成两败俱伤,而是震慑港府和国泰不要来肆意打压,大家可以一起开开心心赚钱。但他们如果不让港龙好过,我们也绝不让国泰好过。”

    “然后呢?”

    “总比港龙一直被动挨打要好,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包叔你说呢?”

    刘元昊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曹光彪和霍沙皇的认可。

    香江绝大部分航线都在国泰的掌控之下,而港龙作为新入局者,只能申请发往内地二线城市的短途航线,80年代国内这些二线城市都还没发展起来,港龙的绝大部分航线因此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次帮国泰出头的是香江民航处,理由就是质疑中银,华润和招商局三名股东的身份。

    前世港府领导下的民航处先是在86年质疑港龙股东的身份,逼退了中银,华润和招商局三家股东。

    对于他来说,这不是利益问题,而是面子问题。

    “恕我直言,包叔做好了亏损多少的准备?”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港府也积极配合国泰对港龙的打压,想将港龙航空扼杀在萌芽之中。

    “贤侄的意思是?”

    “确实,能和平共处当然好,如果港府一直拉偏架,港龙想盈利很难,一直亏损的话还不如来个两败俱伤。”

    “那不知道包叔和曹生是什么想法?”

    到了89年,港龙航空累计亏损达到23亿港币,包船王和曹光彪两人面对巨额亏损也有心无力。

    成立港龙航空这个提议是曹光彪发起的,刘元昊跟他没有交情,是包船王把他拉了进去。

    “是啊,这次难办了,他们一退出,港龙就失去了中方股东的资金支持。”

    港府这种不要脸的打压姿态显露无疑。

    “所以你也想退出吗?”

    包玉刚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太古集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