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第一百八十四章 意义(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而这里九叔倒是问出了两个让祝守一觉得经典的问题。

    第一个,那便是在西游中,大圣爷和唐僧谁才是主角?

    然后下一个问题,却是问如何看待天庭的关系。

    这点祝守一觉得其实也可以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呀。

    在整个西游记,取经师徒是主角团;

    在取经五人组,唐僧悟空是双主角;

    在唐僧悟空中,悟空是第一主角;

    所以,悟空是主角中的主角,不是瞎说,我有证据!

    首先说个最直观的,就是在看剧或者看书时,无限偏爱孙悟空。

    悟空抢夺金箍棒,会觉得他强盗行径吗?不是,那是他和金箍棒有缘分,龙王上告天庭真没气度!

    悟空放马偷蟠桃,会觉得他行为出格吗?不是,那是天庭欺人太盛,堂堂齐天大圣怎么能养马?

    悟空大闹天宫,会觉得他不自量力吗?不会,那是玉帝欺人太甚,悟空奋起反抗吾心甚悦!

    悟空被杨戬老君制服,会觉得悟空实力不济吗?不可能,那是太上老君不要脸,背后偷袭非好汉!

    悟空被压五行山,会想如来真厉害吗?不会,那是如来奸诈狡猾,以大欺小不道义!

    悟空和唐僧起争端,会觉得悟空不服管教有问题吗?不会,那是唐僧二傻子,肉眼凡胎不听劝,活该被妖怪祸害!

    反正不管悟空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有道理,我们都希望成为悟空那样的人,或者有一个悟空那样的朋友,而不是唐僧不是八戒不是沙僧。

    这就是对主角的强烈代入感和偏爱。

    但其实悟空也不是完人,但是小时候想来大家也是是没有理智的。

    再来,在篇幅数据上,悟空被描绘的极尽细致。

    《西游记》原著总共100回,单独描写出身来历,悟空整整7回,唐僧3回,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各1回。

    在电视剧里面,86版本正剧加续集一共41集,悟空单独4集,唐僧1集,八戒1集,沙僧小白龙加起来差不多1集,其他全是合体打怪。

    对的,论戏份,他们加起来都没有悟空多。

    就成长变化上,九九八十一难,修行改变最大的是悟空。

    唐僧始终如一,信仰坚定慈悲为怀,改变在于后期对悟空更信任;八戒沙僧小白龙没什么变化,只是后期对取经团体有那么点点归属感。

    但是悟空不一样:

    取经前,悟空是个锋芒毕露不知天高地厚不通世俗伦理的猴子,取经对他来说是一场历练,从被迫入伙到拼命相护,悟空的改变显而易见。

    不只是对团队的维护,悟空的心性也发生了改变,沉稳慈悲有方向,更懂得生存之道,这也给了我们“悟空变弱了”的错觉。

    大闹天宫的那个齐天大圣会低三下四撒泼打滚求人办事吗?不会,但取经的孙行者会,不是因为他变弱了,也不是他的锋芒被磨灭了,只是他学会了收敛自己的锋芒。

    在《西游记》中,取经这条线上,唐僧的作用是绝对的,把握大方向,粘合几个徒弟,确保最后的结果,其他几个人的定位也不能否认。

    但如果从悟空的角度,悟空的成长线甚至是可以独立在取经线之外。

    如果是“悟空成长记”,其他一切都可以称为悟空成长的经历,包括取经。

    最后再说一句,没有唐僧就没有“西行取经”,但没有孙悟空,《西游记》还能剩下多少?

    那么再说说另一个很感兴趣的天庭的话题。

    而祝守一觉得喜欢《西游记》的不少读者应该都听说过一种观点,那就是书中的天庭非常**,有背景的妖怪都安然回去了,没有背景的妖怪几乎都难逃一死。比方说奎木狼(黄袍怪)私自下界十三年,不知道干了多少坏事,但最后的处理却不过是罚他去给太上老君烧火,连工资都没扣;而车迟国的虎、鹿、羊三位大仙,明明没招惹唐僧师徒四人,却愣是被孙猴子耍手段给活活弄死了,上哪说理去?

    这个道理表面上站得住脚,但存在这样想法的人,大多都没有认真看过原著。

    如果细读原著,你就会发现,奎木狼和虎鹿羊三位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神仙,后者是妖怪。

    列位,《西游记》中的神佛、妖怪、人各自属于不同的阶层,而规则只能在同一个阶层里才能通用。也就是说,神佛杀妖怪、妖怪吃人(当然神佛也可以吃人)是天经地义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