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龙门演义 第五卷 受挫 第17节(3/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邵润新见不是对手,磨身便跑。

    郑运星喝了一声:“哪里跑!”身子向前逼了一步,抬手两响,邵润新身子载在路旁,扭了几扭,不动了。

    郑运星自路边拾起那支短枪,又自邵润新身上摸出另一支短枪,还有三匣子弹、一个特务证,更要紧的是那张黑名单也摸了出来。

    这一连翻的动作,把路过的几个老百姓都看得愣住了。

    正在此时,西边周营方向传来几声枪响。

    郑运星向旁边的百姓大声说道:“还不快走,二倭鬼子们要来了。”

    说完这句话,几步过去,推起那辆洋车子,折向小路,向老龙潭方向与锄奸小组的成员汇合去了。

    两次锄奸,运北震动!

    为此事,孙倚亭以诗相赞:

    风尘汗漫月色黄,豕突狼奔日伪狂。

    据点密布如蛛网,日特出没甚乖张。

    此乡爱国英雄广,锄奸杀敌威名扬。

    日特密聚黑名单,认贼作父邀功赏。

    今日名单入敌手,诘朝此地见三光。

    郑君闻之怒发指,立奔敌侧伏路旁。

    伪军远远向东来,日特西去走慌忙。

    郑君突出刹那间,日特丢车手掣枪。

    郑君矫捷枪先发,万恶日特顷刻亡。

    名单枪车都入手,从容归去共举觞。

    伪军赶到空忙乱,郑君英勇永留芳。

    八月。

    中旬。

    峄县委研究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内容:减少部队领导层次,撤销一、二大队,由支队直接领导主力连队;连队实行政治委员制度;干部降职使用,大队长当连长,大队教导员当连政治委员;在连队中专设党的支部书记做支部工作;有的连队撤销排级单位,改设分队体制(实为班),排长改任分队长,由连长、政委直接领导分队;保留龙门游击大队。

    组建农民游击大队。

    丁桂雄,原为三中队长,带着三中队在杜庄赢得运河支队成立后的第一次大的战斗的胜利,后任地方区长一年多,再后只身发展队伍三十余人。

    邵滋伸部亦有三十余人。

    两支队伍合并后,名为农民游击大队,邵滋伸为大队长,丁桂雄为副大队长,后任命华金起为副政治委员。

    农民游击大队的任务:活动于津浦路东侧运河两岸的周营南北和整个新河区,坚持对敌斗争,帮助地方党地方政府在那一带开展工作(这支部队不久成为运支的主力连队之一,解放战争中被命名为英雄的“平山连”,连队的红旗一直插到舟山群岛上)。

    生产劳动——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此精神指导下,二中队与谢笑良带领的龙门大队在旺庄以南和上黄邱一带开荒种地。

    这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大政治影响:这是一支为人民的队伍,这才是子弟兵;在战士的思想改造上的影响极为明显。

    九月。

    峄县县长朱木石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

    负责护送朱木石入山的是运河支队副支队长孙武仁。

    孙武仁带着一连在行经枣庄时,派褚思桂带人活捉了枣庄维持会长刘晓峰。

    由于鹿广连的工作量大,故鹿广连的运北工委书记一职,由运北工委副书记刘江奇接替,鹿广连主要跟随铁道游击队第三队刘刚部在枣庄西南靠近枣庄和临枣铁路线活动。

    龙门大队的大队长谢笑良突然来纪十化处举报,说副大队长郑在盘已与贾汪日伪勾连,意欲带队投降,有证有据。

    郑在盘系谢笑良的仁兄弟,不到万不得已,谢笑良绝不会如此。

    这是基于民族大义。

    县委哪敢怠慢,立即出手,郑在盘被抓捕后,经公开审叛,就地处决。

    县委决定,运河支队部的供给处和县政府的财粮科合并,称为财粮供给科,负责统一筹集军队和政府的财经和供给工作。

    进入十月,峄县委经研究决定由刘野天接替刘江奇任运北工委书记兼文峰游击大队政委,而张君侍为副政委。

    刘野天,峄县人,民国二十六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入上海,南京危急,学校迁入四川,刘野天随即转回峄县。次年十月,由朱木石介绍与纪十化见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