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龙门演义 第五卷 受挫 第10节(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支短缺的问题。

    不只是二十多条枪。

    邵涧幽还有更深层次的谋划。

    这个小杏窝实则上算是贾汪日军在北面的一条狗。

    这条狗如果仅仅是负责北面的守卫还倒罢了,最要命的是它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任务:负责收集运河支队在贾汪—柳泉—利国驿这个三角地区的情报。

    这项任务对于运河支队在此地的活动绝对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就因为邵涧幽意识到了这个致命的问题,这才决定向小杏窝下手。

    小杏窝的伪军队长是李昌连,本就是小杏窝人,对于小杏窝可以说是人熟地熟。

    当然对于李昌荣这个人,李昌连也是熟的很。

    怎么能不熟?同村的本家弟兄!

    李昌荣不只是和李昌连熟,也和谢笑良熟。

    严格的讲是李昌荣的叔叔和谢笑良更熟。

    李昌荣的叔叔与谢笑良是拜把子兄弟。

    有了这层关系,谢笑良让人捎信叫李昌荣到黄邱山套去一趟。

    李昌荣见了谢笑良,得知谢笑良意图之后,李昌荣笑了:“这个容易,我母亲经常进据点给他们烙煎饼,我也能轻易出入据点。”

    如此,小杏窝伪军情况被谢笑良摸了个一清二楚。

    既摸了个一清二楚,便有了个眉目清楚的作战计划。

    政委李浩从手枪班里挑了包括手枪班长孔宪玉在内的八个人,人手一支短枪。

    在这八个人对计划熟悉之后,谢笑良又重点强调了几句:“你们八个人,两个解决堂屋,两个解决西屋,两个解决炮楼,两个门口守卫,同时作为后援。八个人对付二十多个人,这个有点难,动作一定要快,要狠,但凡有反抗的,第一时间一定解决掉,否则后患无穷。谁卖盐,谁抬轿,谁跟轿,你们八个人如何分工,这一切都由孔班长来定。”

    “负责打探的同志的任务尤为重要,眼要活,如果敌人据点有大变动,接头的时候一定说清楚,这一战我们能战则战,不能战咱们再另选时间。”

    “此外,我会和李昌田同志的中队在小杏窝附近负责接应和掩护,这个你们放宽心。”

    政委李浩又补充道:“负责卖盐的同志,那盐价要卖高点,到时别卖了了,卖了就没有停留在那儿的理由了。接头就成问题了。”

    “还有,喜事就是喜事,要有喜事的样子,一切按喜事规矩来办,别让人家看出什么破绽来,什么喜烟喜糖之类的要准备好。”

    第二天,一切按计划进行。

    到中午的时候,卖盐的战士就在小杏窝敌伪据点炮楼附近转悠,依着李浩政委的吩咐,盐价要的是平常高了许多,别说,真还有几个去问价的,一听价格,连价也不讲,一个个忙的摇晃着个头走了,他们知道就这样的价格,就是讲了,也降不多少下来,那还忙活个啥。

    卖盐人也不急,在一棵树下凉快凉快,然后就跑到另一棵树下凉快凉,那眼却时不时的瞟一下炮楼。

    正北大路口通往小杏窝的土路上,这个时候就来了一群人,这其中有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这轿子还是空的,脱了轿衣。在轿的前面有两个人,一个扛着一把大红伞,一个肩上披着个马褡子,轿的后面还跟着一个,这个人倒悠闲,空着一双手。

    本来这些人走的好好的,可是一进了村,那情形就变了,尤其那四个抬轿的,你看那步晃悠的,歪三斜四的,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好好一顶轿的,倒是被他们四个抬的忽高忽低,尤如那河里的波浪。

    这时轿前肩挂马褡子的人,就找上了那个卖盐的:“多少钱一斤?”

    答:“一吊八。”

    问:“一吊二卖吗?”

    那人大声答:“不卖!”

    然后那人迅速小声说道:“贾汪的鬼子没出动。”

    又大声问:“一吊五我包完行吗?”

    那人答:“行!”

    这话里的玄机就在这最后一句“行”上了!

    背马褡子的自然听的懂。

    不是别人,正是手枪班长孔宪玉。

    孔宪玉大声说道:“盐都卖给我了,不过呢,你得给我送去。”

    卖盐的二话不说,把秤向里篮子里一放,挎起来就跟着走。

    孔宪玉在前,带着这几个人向前走,当走到炮楼门口的时候,他摸出一盒“吉祥”牌香烟,抽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