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胡泰员:“而且此处还有一个优点,于儿沟和毛楼南北一线,仅距二里,我军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如此便于我们埋伏。”
邵涧幽:“正是如此。”
胡泰员点点头:“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这可是个大问题。”
邵涧幽:“大问题?”
胡泰员:“我们必须速战速决,最重要的是粮食,我们的目的是粮食,粮食如何快速转移的问题。”
邵涧幽愣了一下:“这还真是个问题。”
胡泰员:“本来是个问题,我们想到了就不是个问题,发动群众嘛!”
邵涧幽:“正解,发动群众,只要有群众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胡泰员:“我们把粮食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些运河北岸的老百姓,让他们赶着他们的牛车回家,然后就是运南老百姓的活动空间,把粮食分散到各个村,坚壁起来。”
邵涧幽:“甚好,就这么办。”
胡泰员:“那么何时出发?”
邵涧幽:“那就今夜,明天敌必运粮经过。”
次日九时左右,日伪运粮车果如所料,由南向北而来,牛车吱吱呀呀的声音老远就传过来。
数十头黄牛拉着数十辆车,数十个伪军躺在牛车上,有的哼着小曲,享受的不得了。
一声喊,邵涧幽带着人自路两边鸣着枪冲出来,伪军几乎没作出任何反应就作了俘虏。
当天夜里,旺庄与南北许阳的日伪军没睡好。
外面时不时的传出些枪声。
这是邵涧幽派出的小分队。
不只是当天夜里, 连续数日。
粮运不走!
人不得眠!
再不走就真的没命了。
南北许阳与旺庄不能再守了。
走!
此后邵涧幽听到运北传来的情报之后,开心得放声大笑。
知道情报的人都知道这笑声的含义。
这种笑不只是嘲笑,更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
因为情报中有关于王徽文被日军训斥的信息。
就因为这次抢粮失利。
王徽文是谁?
峄县伪县长!
此次抢粮是由他负责指挥各伪警备大队。
日军送给他一顶高帽:模范县县长!
什么模范不模范的,完不成任务就要被日本人批。
王徽文一方面忍气吞声,一方面还得给伪警备队打气:“铁路好比人身上的大动脉,城市好比人身上的五脏六腑,大动脉和五脏六腑都被皇军占领了,运河支队几个土八路在乡下还能成什么气候,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管叫那几个土八路知道我们的厉害。”
邵涧幽笑的几乎岔了气。
还没等邵涧幽自笑声中缓过气来,有人来送战报。
送战报的是运河支队龙门大队的情报员。
邵涧幽看毕战报,又是哈哈几声大笑,边笑边赞道:“好!谢笑良!好!好!!任务完成的漂亮!”
邵涧幽边笑边把战报递给了胡泰员。
胡泰员伸手接了看了看,赞道:“老江湖就是老江湖!立了一功,这一功给他记下了。”
邵涧幽站起身来倒了一杯水递给那传递战报的战士,然后说道:“谢大队长是如何取了这小杏窝的,这其中详情你可知晓,说来听听。”
那战士伸手接了水,边喝边慢慢道出事情经过。
五月初,胡泰员与谢笑良谈话,让他担任龙门游击大队的大队长,允许他利用三番子的身份摆香堂、收徒弟。
一个月时间,谢笑良开了三次香堂,收了三十余人。
人是有了,枪,就成了摆在眼前的急切问题。
唯一的方法,从敌人手中抢。
就在邵涧幽与日伪斗智斗勇粉碎敌抢粮计划的同时,邵涧幽给谢笑良布置了一个任务:端掉小杏窝日伪据点。
小杏窝在贾汪煤矿北山口外沿,距贾汪四五里的样子。
那里住着二十多个伪军。
二十多个伪军就意味着二十多条枪!
这就解决了龙门大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