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238章 屁股决定脑袋(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朱元璋回头看了张天赐一眼,对张天赐摆了摆手,示意张天赐先出去。

    张天赐见状,只能在心底叹息一声,沉默着走出御书房。

    朱元璋将科学院写在黑板上,显然不是怀疑张天赐,而是怀疑起科学院内部隐藏的那名内鬼。

    可是科学院内部现在已经安插了大量锦衣卫,这给胡惟庸提供硝化纤维配方的又是怎么将配方送出去的?

    这件事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这名内鬼一直在利用科学院内部的技术,扶持皇权的敌对势力。

    当初上海县的县尹说,上海县的电灯和发电机技术是在孔家那买的,可是孔家只是在一对爷孙的帮助下制造了蒸汽机。

    发电机孔家还没来得及研究,他们就已经倒台了。

    而上海县县尹购买技术的那个人,和给孔家假技术的八大商以及孔家本身,都没有任何关系。

    就很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了。

    本以为经过上次严查之后,虽然没抓到幕后的叛徒,但是至少也应该能让幕后的叛徒老实一点。

    没想到幕后的叛徒不仅没有老实,还变得更加猖狂,甚至给胡惟庸提供硝化纤维做爆炸物。

    这一来,可就直接触及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亲情、权力,亲情上朱元璋自然不必多说,那是不能后退一步。

    权力上因为朱元璋的出身问题,小时候的生活是朱元璋一生也绕不开的死结。

    除非是朱元璋主动分出去的权力,不然任何人都碰不到一下。

    而现在那个幕后叛徒,连续两次的行动,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在对自己的权力进行挑衅。

    因为张天赐为大明立过数次功劳,虽然朱元璋一直没有明确的表示赏赐,但是这些功劳却没有消散。

    而是化作隐形的“人情”和“保命符”,让朱元璋硬生生忍下了技术外泄的愤怒,只是加强了对科学院的管理,以当做对幕后叛徒的一次警告。

    可是这第二次技术外泄,泄露的还是爆炸物!

    如果这次朱元璋还能忍下来,那张天赐就不是大明的功臣,而是他朱元璋的私生子了。

    逮捕!彻查!科学院内谁都别想跑!

    朱元璋回想起刚刚张天赐离开的背影,突然有一些担心。

    张天赐不能有危险,哪怕科学院内所有人都死了,只要张天赐不死,他就还能在搭起一个班子。

    那这个世界上哪里最安全?皇宫?

    总不能让张天赐住进皇宫里吧?那第二安全的就剩下诏狱了。

    朱元璋睁开眼睛,看到朱标还跪在地上恳求自己,不要在政治上掀起太大的波澜。

    冷笑一声,朱元璋发现自己这几年的脾气确实越来越好。

    如果是以前,估计自己已经随手抄个家伙,就要去揍朱标了。

    但是现在朱元璋居然觉得朱标说的也对,一旦政治上发生动荡,那么下层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朱元璋爱老百姓不假,可是这份爱也是有先后顺序的。

    老百姓只能排在家人和权力的后面,如果因为百姓而影响到家人的安危,或者权力的范围,那朱元璋就要“苦一苦百姓”了。

    “标儿,你是不是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了?”朱元璋淡淡的说道,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朱标一愣,没反应过来朱元璋提起的是哪件事?

    “父皇说的是哪件事?可有什么提醒?”

    朱元璋呵呵冷笑一声:“标儿,你忘了你和咱说过的话?”

    “你说过,自己要做和始皇帝一样的皇帝,要做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皇帝】!”

    朱标瞳孔一缩,顿时想起自己曾和母后,还有张天赐都讲过自己的理想。

    朱标自己确实想做后来人永远也无法超过的极皇帝,可是做极皇帝又和自己希望朝堂安稳,有什么联系?

    见朱标疑惑,朱元璋长叹一声对朱标解释道:“标儿,你认为胡惟庸密谋造反这件事,和文武百官真的就没有联系吗?”

    “六部中书,从应天到地方,上千官员上万小吏,他们谁能保证自己和社会完全脱钩?”

    “只要他们之间还有联系,无论是扶持也好当保护伞也罢,每一环每一扣,终究会传导到最上层。”

    “工部使用的铁矿原料是谁家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