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母亲返城当天,我选择上山 第110章 “大猫”知归处,血痕越院墙(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陈军跟刘兵他们闲聊了几句,便婉言谢绝了留下吃饭的邀请。

    还是回自己家,亲手弄点吃的才更自在。

    推开房门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 看来刘兵他们这些天没少过来帮忙烧火取暖。

    屋里那股熟悉的气息钻入鼻腔,陈军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心头漾起一阵踏实的暖意:果然还是家里最舒服。

    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大山里的冬天,总带着一种独有的味道。

    清冽的寒气里,总缠着松针的涩香,像是刚从枝头折下来的鲜气,混着冻土翻出的微腥,在鼻尖绕来绕去。

    这味道不烈,却扎实,像晒透的老棉絮裹着暖,又像山涧的水带着凉,吸进肺里,连带着心尖都跟着清明 。

    炉子上的铁锅正咕嘟咕嘟冒着泡,干白菜混着熏肉的醇厚香气,像团暖雾似的在屋里慢慢漾开,缠上窗棂,又漫过桌椅,把每个角落都浸得暖洋洋的。

    从京城带回的收音机里,正放着激昂的红歌。熟悉的旋律顺着喇叭飘出来,给这间满是柴火味的老屋,添了几分鲜活的现代气。

    桌上这黑盒子勾起了三小只的好奇。

    它们至今没琢磨透,这方方正正的东西里头,怎么会藏着人的声音。

    起初缩在墙角不敢靠近,这会儿却敢凑到跟前,歪着小脑袋围成一圈,支棱着耳朵听那歌声起伏,毛茸茸的身子随着节奏轻轻晃悠。

    大黄和铁头自陈军进门起,就没挪开过他脚边。

    一左一右挨着裤腿趴下,尾巴时不时轻轻扫过地面,这还是头一回跟主人分开这么久,黏糊得像是要把这些天的想念全补回来。

    陈军格外贪恋此刻的安宁。

    此番进京的真正目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揣得明白,便是为了斩断与这一世母亲之间那点若有似无的牵绊。

    结果终究是好的。

    姥爷姥姥都是通透人,那份不动声色的体谅,让陈军心里多少漾起些暖意。

    至于朱栋甫那边,他一个大山里的升斗小民,本无意招惹。可若对方真要动什么心思,他也不介意跟那人掰扯掰扯大山里的规矩。

    还有与傅家的交集,究竟是缘分使然,还是藏着几分刻意,此刻已不重要。

    两世为人,见了太多聚散,看了太多浮沉,这些情分于他而言,早已不会看得太重。

    眼下这样,守着一方小院,伴着猫狗虫鸣,便很好。

    思绪刚定,刘兵那句 “爷爷来找过,家里出事了” 又像根刺似的扎进来,陈军心头猛地一沉。

    倒不是有多担心,纯粹是烦。没来由的,一阵透骨的烦。

    “小军回来了?!”

    院外忽然传来王二虎带着惊喜的喊声,打破了屋里的宁静。

    陈军忍不住失笑,起身走向房门:

    “二虎叔,这个时候你怎么过来了?”

    王二虎正把马拴在院墙的圆木上,闻言回头笑道:

    “你回来就好!我这几天带着民兵巡山,正好打这儿过,就拐过来瞅一眼。”

    陈军拉开院门招呼他进屋:

    “我也是中午才到家,留下来吃口热的再走?”

    “不了不了,就说两句话。”

    王二虎摆了摆手,

    “前阵子我还特意来找过你呢。”

    “哦?你说。”

    陈军侧身让他进门。

    “你奶摔坏了腿。”

    王二虎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年前说是去你老叔家过年,谁知道还没等过年,就出了这档子事。”

    见陈军没接话,脸上神色平静,王二虎又补了句:

    “上回来是二叔让我捎个信,就告诉你一声,没别的意思。”

    显然经过上次 “老参” 的事,王二虎学机灵了,话点到即止,半分多余的都没有。

    估计遇事也学会先找王麻子商量了!

    “谢了二虎叔,我知道了。”

    “那我走了,趁天没黑赶紧回去。”

    王二虎转身要走,又回头叮嘱,

    “对了小军,这阵儿山里人特别杂,你打猎时多留个心眼!”

    “好嘞,我记着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