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鬼子还没来,林晏直接生产了一千把M1加兰德步枪,让赵大栓给71团的士兵们每人一把发下去。
补给站的兑换比例是1点资源生产10把加兰德步枪,比系统的3点资源生产10把便宜一些,但有限。
至于71团士兵装备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和部分中正式,就干脆给72团士兵换装上好了。
72团跟着朱春很久,对朱春很信服,战斗力可以说是除了71团外最高的。
73团一半是系统生产的杂牌军,一半是新兵,战斗力中规中矩,先把枪用熟了再说,中正式足够他们使用了,要知道现在很多地方杂牌军还拿着汉阳造。
74团都是溃兵,不过装备基本上也都是中正式,因为作为前几批加入淞沪战场的援军,他们的装备基本上都是最好的。
等到了淞沪会战的中后期,那些不停驰援的地方军队武器装备才越来越落后。
在淞沪会战中,夏国精锐军队第一个月就差不多打光了,普通的第二个月打光,第三个月那些拿着落后装备的军队基本上就是纯粹靠着满腔热血和鬼子厮杀。
林晏刚回到指挥部,就看到朱春王发和张德柱三个团长在指挥部外面,夹着林晏刚刚给他们的高级香烟吞云吐雾。
林晏给了他们每人十包,并贴心的告诉他们:“吸烟有害健康,少抽。”
“旅长,来一根?”朱春递给林晏一根,用火柴给他点上。
朱春只有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叫林晏老弟。
赵大栓不抽烟不喝酒,每日就是巡视防区,处理军务,可以说是几个团长里面最兢兢业业的,所以跟其他三个团长都不是很合群。
“报告旅长!”一个士兵跑了过来,“后方来了两个记者,他们说想去前线采访拍照,被弟兄们拦住了。”
闻言,林晏脸色平静,没吭声。
什么记者,没兴趣。
朱春也是眉头一皱:“让他们回去,前线太危险了,不是他们这些记者该来的地方,”他想到了昨天混进来的那些鬼子,又补充了一句,“谁知道他们是记者还是想进来打探我们部署的鬼子特务。”
张德柱解释了一句:“朱团长,是有一些记者会奔赴前线,拍照写文,及时向全国传递前线战况的。”
他望向林晏,隐晦地提醒:“旅长,比如咱们今天凌晨全歼鬼子一个大队,就可以通过他们的笔杆子传出去。”
林晏抽完最后一口香烟,随手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踩了踩。
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分析了一下让记者宣传自己战绩的优劣。
优点是名望值增加,让大家都认识他林晏这号人。
缺点嘛……
首先是对鬼子仇恨值大幅度增加,鬼子可能会优先调动师团主力对他38旅实施针对性围剿,那航空队和重炮也会优先火力覆盖38旅的防线。
其次是会引起金陵高层的目光,他们会陷入究竟是该发放勋章表彰还是派军统查水表的选择,可能会获得额外资源与晋升机会,也可能引发派系猜忌导致后勤制裁或战术掣肘。
“告诉他们,鬼子很快就会发动进攻,前线危险,禁止他们进入,”林晏吩咐道,“隔壁嘉罗公路驻守着33旅,建议他们去隔壁采访。”
“是!”士兵敬了个礼,快步跑去。
迎着张德柱疑惑的眼神,林晏简单解释了一句:“歼灭鬼子一个大队这种事情,只要上级知道了就行,宣扬的全国都知道,只会引来鬼子的主力。”
“毕竟鬼子现在要的就是挑最硬的刺去碰,碰断了,就能证明他们的强大。”
“报告旅长,师部急电!”通讯兵跑来。
林晏走进指挥部,拿起作战电话:“我是林晏。”
“林旅长,我是彭善,刚接到军部紧急通报,鬼子又有一个师团在宝山登陆,统帅部判断,敌人将在今日下午对我罗店防区发起总攻,这一个月罗店区域伤亡太大,所以决定逐步转入守势作战。”
“军部命令,你部任务变更,坚守至明日凌晨,而后撤至刘行镇构筑新防线。”
林晏沉声应道:“是,师座!”
彭善的语气突然轻松了些:“凌晨那场夜袭打得漂亮!罗军座开会时表扬了你,说你们38旅打出了夏国军人的威风!很不错,没给咱11师丢人。”
“谢师座栽培!”林晏正要挂断,突然想起什么,声音顿时低了几分,“师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