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屠城”二字,饶是珍姐这样的老地下党员也不禁神色一变,周小蝶更是失声惊呼。
“屠城?!”
“没错,”林晏迎向两人惊疑的目光,肯定地点头,“根据我掌握的情报,鬼子攻占沪市后必将直指金陵。城破之后,为泄淞沪战场伤亡之愤,他们已决定屠城。”
周小蝶瞪大眼睛捂着嘴,说不出话来。
这种残暴的事情对她来说实在是骇人听闻。
珍姐迅速压下心中的震动,肃然问道:“林师长,这条情报的来源……可靠吗?”
林晏淡淡道:“非常可靠,而且鬼子在华北屠村已是常事。我手下的朱春旅长就曾在华北作战,光是讲述那些惨案,两天两夜也说不完。”
“况且,无论此事真伪,这都是我的要求之一。”
他目光扫过二人,继续陈述:“第三点,我知道金陵周边有你们活动的游击队。在关键时刻,我需要他们的联络方式,由他们协助维持秩序,在城陷前护送百姓转移。”
说到这里,林晏神色认真:“在护送转移民众这方面,我相信你们比某些军纪涣散的国军部队更可靠。”
“届时,我将率部殿后,为你们阻断追击的鬼子。”
“珍同志,你问我需要什么,”林晏轻轻一笑,“我需要的是这些实实在在,能多救一些人的支援。”
“名声,后路或是金钱,对我而言,不如多一门迫击炮或是一条能让数十万百姓逃出生天的正确路线。”
“若能在以上三点达成共识,通行证与身份文件,我都可以签批给你们。”
珍姐紧抿着唇,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林晏脸上的每一丝表情变化,试图从中捕捉到任何可能的伪装。
这位国军将领竟如此心系家国?他所提的三点要求,除了第一条与自身相关,其余两条竟全是为了百姓!
这样的要求,即便林晏不以交易为名提出,组织也断不会拒绝。
她在租界没少接触其余的国军将领,像林晏这样的,真的不多。
周小蝶更是睁大了双眼,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林晏。
他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难道是在伪装?欺骗她们?可这样做对他毫无益处,更无必要。
她忽然想起之前在舞厅,林晏对她描绘的那幅理想图景。
“国富民强、人民民主……”
她想到了今天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桂军伤亡惨重,六万子弟几乎损失殆尽,白参谋长在办公室哭了一天一宿。
国军退守最后一道防线。
东北沦陷,平津沦陷,如今沪市也即将沦陷,山西仍在苦战……
我们夏国,真的能够国富民强,和平自由吗?
想到这里,她也凝神注视着林晏,试图从他脸上寻得蛛丝马迹。
然而林晏的神情始终认真而诚恳。
半晌,珍姐才意识到这样直视对方有失礼节。
她轻咳一声,神色恢复从容:“抱歉,林师长。实在是因为像您这样真心为国的将领太过罕见,让我一时失态。”
“您的所有要求,我都代表组织答应了。后续的具体交接,我会安排小蝶与您联络。”
“愿您与所有爱国将士守护民族的壮举,化作这至暗时刻永不熄灭的火炬。这光芒,将成为您最坚实的后盾。”
“战事紧迫,我就不多打扰了。”说罢,她起身向这位坚守国土,抗击日寇的将军微微躬身。
随后轻轻拉了一把仍在发愣的周小蝶,两人一同离开了办公室。
等到两人离开后,林晏才叹了口气。
对方今晚提的两个要求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就算没有他,她们也有其他的途径办这两件事。
况且,对方所提的要求都是为了抗日。
至于他提的要求,也是他深思熟虑过的。
金陵城的百姓必须要撤出,这样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在金陵城和鬼子消耗。
不然鬼子后续援军越来越多,将金陵城团团围住后,这些百姓没有吃的,到时候难道让他提供物资吗?
这四五十万百姓加上十万士兵,每天的消耗堪称恐怖,即便是他,也绝无可能供用的起。
到时候怎么办?
战争不是儿戏,只要百姓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