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此次攻势的凶猛顽强,远超林晏预料。
自28日白天起,进攻持续了整整四昼夜。
蕰藻浜沿线阵地尸骸枕藉,血流成河。159师,160师几近打光,其余各部亦伤亡惨重,陆续撤至后方整补。
第八军黄杰所辖税警总团及陶诗岳第8师,钟松第61师等部奉命接防。
而38师虽亦伤亡不小,但多数损失源于敌军重炮轰击。凭借强大的火力配置,过硬的单兵素质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始终维持着有利的战损比,资源点数仍在缓步增长。
整条防线,唯独38师的阵地岿然不动。
十月一日凌晨2点,林晏亲临战线后方,举起望远镜,注视着鬼子部队缓缓向后收缩。
羽生旅团指挥部内。
松阪少将几乎陷入狂躁,连续四昼夜的强攻,己方伤亡已达三千余人,加上之前的战斗。
总兵力从一万六锐减至一万一千左右。
如果取得战果,倒也好说,问题是对方的补充兵员非常的及时迅速,每一天,他们面对的仿佛都是一支齐装满员的守军。
情报显示,蕰藻浜其余各部夏国守军皆因伤亡过重而轮换整补。
怎么这个38师到现在都没换防?
“情报部门的刺杀行动为何至今没有动静?!”松阪少将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然而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
一旁的羽生少将倒是气定神闲。
看吧,就连强大的松阪旅团加入进攻38师,都无法取得进展,所以自己此前寸步未进,非战之罪,而是因为敌人实力太强大,跟他无关。
“八嘎!我要直接致电师团部,质问情报课那群蠢材!”松阪少将怒火中烧,伸手就要去抓电话。
“松阪君,请冷静,”羽生少将抬手制止,“若此时向师团长求援刺杀行动,只会显得你我无能,竟将战局突破的希望寄托于暗杀手段。”
松阪少将一怔,深吸一口气,逐渐平复情绪:“是我失态了,让羽生君见笑。”
羽生少将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松阪少将重新将目光投向作战地图,眉头紧锁。
羽生见状,趁机提议:“松阪君,既然强攻难破,不如你我联合请师团长上报司令官,调派战车部队支援。支那军缺乏反坦克火力,以战车开路,必可撕裂其防线。”
若放在平时,松阪少将从来不会请求援军,可如今……
他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
与此同时,林晏和魏云已经赶到了军部。
“两位辛苦了,”彭善看着两个风尘仆仆赶到的师长,说道,“近日鬼子攻势凶猛,各部伤亡惨重。陈司令已下令,命我85军撤至大场镇整编休整。”
“你们两部现在情况如何?”
魏云脸色沉重:“军座,我33师伤亡过半,若非林师长连日派兵支援,阵地早已失守。”
言罢,二人不约而同看向林晏。
林晏也沉声应道:“军座,38师伤亡亦重。若鬼子再强攻一日,恐怕也难以支撑。”
虽然他还能继续守,但是未免过于显眼,所以顺势而为即可,自己已经给对面的鬼子造成了重创,接防的友军应该会轻松不少。
彭善点头,说道:“既如此,趁鬼子暂未进攻,你们即刻回营准备交接。我已与接防部队协调,今日凌晨四点准时换防。”
魏云追问道:“军座,来接防的是哪支部队?”
彭善略作沉默,说道:“88师。”
闻言,魏云和林晏忍不住对视一眼。
“孙将军这是看我们工事坚固,鬼子受创,想来捡个现成便宜吧。”魏云忍不住说道。
彭善拍了拍他的肩,叹道:“哎,魏兄,谁来接防都一样。咱们退到大场,好好整补兵力才是正事。这些,就不必多虑了。”
林晏与魏云返回驻地后,迅速下达换防命令。
凌晨三点半,88师官兵陆续进入防线接防,85军各部随即有序撤离。
待85军完全撤出后,孙良带着几名军官巡视防线。
看到沿途专业加固的散兵坑与一座座木质碉堡,他眼中已露出赞许之色。
这些散兵坑远比普通国军士兵挖掘的更专业坚固,还有那一座座木制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