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我成了村里香饽饽 第34章 这青铜鼎果然是神器(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接下来的日子,异常清净。

    转眼间,他下乡已经满月。

    卫生室的门槛快被踏平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都认准了青莲公社的江神医。

    声望值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然而,有人却替他着急上了。

    距离上回李有柱做东,江沐和张小月点头见面,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江沐忙着给人看病,捣鼓草药,压根没把这事儿往心里去。

    可张小月的姑姑张兰,却是急得嘴上都快起泡了。

    如今的江沐,在青莲公社那可是顶顶的香饽饽!

    年轻有为,医术高超,还拿着十八块钱的工资,谁家有闺女的不眼馋?

    好几家脸皮厚的,都开始托人旁敲侧击了。

    这天下午,日头正暖。

    江沐在院子里支了个大大的竹簸箕,正把炮制好的草药一味味摊开晾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院门被推开,一阵风风火火的脚步声传来。

    “江知青!忙着呐?”

    江沐抬头,只见张兰搓着手,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走了进来,那双眼睛在他身上上下打量。

    “张婶,您来啦,快坐。”江沐拍了拍手上的药末,指了指屋檐下的小马扎。

    张兰哪有心思坐,她几步走到江沐跟前,压低了声音,开门见山地质问。

    “江知青,婶子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你给句准话,你是不是……没瞧上我们家小月?”

    这话说得又急又冲,带着一股子审判的味儿。

    江沐闻言一愣,随即有些哭笑不得。

    这半个月他是真忙忘了,没想到在这位婶子眼里,竟成了无声的拒绝。

    他立刻摆手,神色认真了几分,“张婶,您可千万别误会,没有的事。小月同志是个好姑娘。”

    “好姑娘?”张兰的调门瞬间拔高了八度,“既然觉得是好姑娘,那你咋半个多月了连个影儿都不见?连句话都不去跟人说?”

    她凑近一步,神神秘秘地继续念叨。

    “我跟你说,你可别被那些歪瓜裂枣给骗了!她们哪有我们家小月好看?哪有我们家小月手巧?你是个文化人,得擦亮眼睛!”

    江沐听得是一个头两个大,他算是见识到这个年代媒人的厉害了。

    他只能举手投降,语气诚恳,“张婶,您放心,我要是真没那个意思,肯定第一时间就跟您明说了,绝不耽误小月同志。最近实在是……太忙了。”

    “忙?”张兰眼睛一瞪,随即又放缓了语气,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江沐的胳膊。

    “江知青啊,婶子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但这追女娃子,跟你看病可不一样!脸皮就得厚!你不主动,人家女孩子家家的,还能上赶着来找你?”

    江沐被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也明白,张兰说的都是实在话。

    在这个保守的年代,自己确实该主动一些。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给了张兰一个安心的笑容。

    “张婶,我懂了。您放心,我下午忙完手头的事,就去找小月同志……嗯,跟她聊聊天。”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张兰这才喜笑颜开,又叮嘱了几句要主动、要会说话之类的诀窍,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送走张兰,江沐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光却落在了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包裹上。

    那里,静静地躺着从系统抽出的青铜炼药鼎。

    或许,是时候让它见见光了。

    下午,江沐锁好了卫生室的大门,将那尊古朴的青铜小鼎搬到了后院。

    药鼎不过半尺来高,三足鼎立,鼎身刻着繁复的云纹,入手微沉,带着岁月的沧桑感。

    他按照记忆中的方子,将早就准备好的鹿茸、肉苁蓉、枸杞、淫羊藿等十几味药材,按照君臣佐使的配比,依次投入鼎中。

    生火,控温。

    随着火焰的舔舐,青铜鼎身逐渐变得温热,一股浓郁的药香开始在小院中弥漫。

    与寻常熬药的苦涩不同,这股香气中,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腥和异香。

    江沐全神贯注,精神力高度集中。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