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昆仑 一、风起苍西 18.首次出战(1/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大德十五年秋七月,大夏常胜前军出盘山关对在盘山山脉西侧扎营的西凉大军发动了一次夜袭。

    常胜前军都统领张耀现今年已逾六旬,乃是大夏著名的宿将,也是平民派将领中的标杆性人物。

    驻扎在苍州的苍凉路节度府的麾下主要有常胜诸军、常捷诸军以及镇威诸军,合计十五个军三十万人马,其中常胜诸军由左都督胡翼龙统率,常捷诸军由中都督莫啸天统率,镇威诸军则由右都督云翼统率。

    胡翼龙乃是苍西最大的武将世家胡家的家主,目今是副将、破虏将军、定远乡侯,莫啸天乃是苍州中部最大的武将世家莫家的大长老,目今是副将、荡寇将军、平远乡侯,而云翼则是苍州东部最大的武将世家云家的家主,目今是副将、建威将军、威远乡侯。

    大夏的封爵制度,分为王、公、侯三级,其中王又分为亲王与郡王两等,公则分为国公、郡公、县公、乡公四等,侯则分为列侯、乡侯、亭侯、里侯四等。

    在这里,列侯在前朝原为县侯,但因为本朝的侯爵封号不再与地方挂钩,所以改县侯为列侯。

    此外,亭侯以上有专门的封号,而里侯则没有封号、并且分为了关内侯和关外侯两等,所以其实共有五等侯爵。

    事实上,近世的爵位体系源自上古末期诸王时期的五等爵位制,也即公、侯、伯、子、男,只不过在名义上又多了很多区分罢了。譬如,郡王、郡公其实等同于上古的公爵,县公、列侯等同于上古的侯爵,乡公、乡侯等同于上古的伯爵,亭侯相当于上古的子爵,里侯等同于上古的男爵。

    只有亲王、国公是新增的,等级相当于上古列国的王。

    当然,时至今日,这些封爵早已不是古代那种真有封地的爵位了,而侯爵就连近古时期那种名义上的封地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政治上的待遇以及年金而已。

    大夏的爵位,王爵是只封给皇子和宗室的,公爵则是开国时期的功臣及其后裔所专有的,只有侯爵才可以封给后世的功臣以及外戚等等。

    莫、胡、云三家的家主世袭的乡侯已经算是第二等侯爵,算是不低了,但是就算是最低一等的关外侯,也依然是侯爵,也依然算是勋贵啊!

    莫、胡、云三家乃是苍州武将世家之首,其中莫家基本上控制了常捷诸军,云家则是在镇威诸军之中说了算,而胡家在常胜诸军中的影响力最大、常胜名号的五个军中就只有常胜前军的都统领张耀是个平民派的将领、其余四个军的都统领中有三个是胡家人、一个是依附胡家的二流世家的家主。

    武将世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很显然大夏从国初开始就实行的以文驭武国策到了今天已经是流于表面了。

    当然,由于当初制度设计的原因,军队的后勤、一定等级以上将官的奖罚和执行军法还都是掌握在节度府的手中,所以说以文驭武还是以文驭武,只是掌握在世家手中的部队不是真的很听文官节度使的指挥罢了。

    作为西北边军中不多见的都统领级别的平民派将领,张耀自然是深得节度府的器重和支持,加之他资历深厚、德高望重、而且从军数十年来立功无数,所以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素为部下所敬服。

    说起来大夏与西梁国之间已经时战时和有上百年了,近来双方再次开战也已经有小半年了,不过大夏边军放在盘山山脉一线的始终都只有常胜前军这一个军。

    左都督胡翼龙的理由很充分,是由于目前北方的压力太大、所以不得不加强对云州方向的防御。

    就在五年前,北方大乾国东部的东胡地区突然爆发了东胡人的武装叛乱,一举大败东部地区的大乾驻军,随后东胡人的首领慕容烈建立了大燕国、自立为帝,东土之人一般称之为“北燕”。

    北燕以极其迅猛之势崛起,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便摧枯拉朽地将老大帝国的大乾打了个落花流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帝廷也不得不迁往遥远的西域,目前在大陆东部这边就只剩下了朔州这么一块领土,也是朝不保夕。

    而北燕军目前已经占据了朔州东邻的云州,而云州以南正是大夏的苍州和绥州。

    说起来由于东胡诸部人口寡少的原因,北燕国迄今也才只有不到二十万人马,但这北燕军的战斗力却是暴强,号称“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它们只有万余人的时候便击败了三十万大乾军,在它们有五万人的时候就击败了近百万的大乾大军,所以当北燕拥众十几万的时候横扫整个北方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现在,大乾国人口最多的海东大草原诸部和海西大草原诸部已经先后投降了北燕,原先大乾国与东土邻界的朔、云、代、易、燕、辽等北方六州也大部分都落入了北燕之手,所以现在北燕的总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