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国自产的驯鹿机甲,那这种37毫米的战防炮确实可以起到不小的杀伤效果。
安德烈没弄清楚驯鹿机甲的具体防御水平,不过根据他找到的残骸来进行估计,这玩意的正面装甲应该也不会超过20毫米,侧面装甲恐怕还要更薄一些。
所以说,装备的更新换代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可能只是差了几年,这装备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变得天差地别了。
至少换到原本的时空中,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人的37毫米战防炮还算是比较好用,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国家用的坦克都是轻型坦克。
估计奥特兰尼亚人采购这种火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37毫米战防炮就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装甲单位了,他们何必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口径更大的炮呢?
尤其那时候的黑鹰帝国大概率还没有研发出更大口径的战防炮,他们哪怕想买都没地方买。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伏击什么作用都没有取得,反倒是让玩家额外缴获了一批战防炮。
关于这批战防炮,安德烈研究了一下之后,决定先扔在林子里,等回过头来自己再叫人把炮拉出来。
他的装甲部队还需要去支援后方的车队,总不可能让坦克拉着这些炮走吧?
安德烈不太清楚T34坦克能不能作为牵引车辆使用,不过根据他的经验来看,他感觉让T34坦克后面拉着一门炮到处跑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反正炮扔在林子里也不太可能被敌人拿走,现在奥特兰尼亚人自己都已经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功夫想着把这些炮拉走?
接到了命令之后,玩家的装甲部队没有管被缴获的炮,而是继续向远处开过去。
倒是有步兵尝试着移动一门炮,可是发现这东西虽然轻便,但移动起来终究还是比较麻烦,不可能有几个步兵带着这东西到处跑。
所以最终排在林子里的这一批战防炮,终究还是被扔在了林子里,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状态。
不过到时也有两个玩家不知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敌人可能会有人跑过来操作这些炮吧。
他们两个并没有跟随大部队一起离开,而是就近找了两处灌木丛躲进去,悄悄把枪架着,躲里面当老六。
安德烈:……
好吧,如果站在游戏角度讲,这里作为敌人的炮位,自然肯定会有敌人不断跑过来操作。
所以玩家躲在炮位后面,随时准备刷人头,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这在玩家中太正常了。
但不得不说,这两个玩家的操作放到现实里,确实不怎么靠谱。
敌人的炮兵又不是大白菜,也不可能源源不断刷新,怎么可能这里的炮兵刚刚被干掉,又有一批新的炮兵从林子里钻出来,然后继续操作这些火炮?
况且安德烈的装甲兵都已经把坦克开走了,他们即便是钻出来继续操作火炮,又能轰谁呢?
就在这时,位于后方运输队的玩家突然发来了消息,告诉其他玩家,用不着来这边打了,他们似乎已经把敌人打完了。
折腾了半天,他们尝试着往林子里深入追击了一下,也没有找到其他的敌人。
倒是有弹幕轰炸机通过拍照技能进行搜寻,成功标记了林子里躲藏着的敌人。
可经历了一番恶战,如今还躲在林子里的敌人已经微乎其微了,加在一起也不超过50个。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刚刚赶过去支援的装甲部队表示万分不爽!
什么玩意,说好自家友军被围点打援了,怎么来的敌人这么不坚挺?
他们的坦克还没有开到地方,被伏击的队友就已经先把敌人都干掉了,这算是什么?
这分明是游戏策划没策划明白,把敌人弄得太弱了!
看到玩家在聊天区里痛骂,安德烈一头黑线。
倒霉,这玩意能怨自己吗?
他怎么知道后方发动袭击的敌人居然这么不经打?
而且那帮玩家在聊天区里说的情况可谓是十万火急,安德烈还以为自己的车队马上就要完蛋了呢。
鬼知道车队里负责押运的玩家一波突击,竟然就把敌人给打崩了?
但转念一想,安德烈觉得敌人被打崩,似乎也很正常。
夜晚加上复杂地形,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双方就是比谁能先一步发现对方。
只要能发现对方,打死敌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