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襄阳那些年 第二十四章 蛮地寻马(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听说将军是来买马招兵的,早就备好了酒肉等着呢。”

    越往西南走,气候越发湿热,草木也愈发繁茂。林间时常能看到不知名的鸟兽,空气中弥漫着草木腐烂的气息。走了约莫半月,终于抵达了蛮地边缘的一个部族聚居地——夜风寨。

    孟之继勒住马缰,抬眼望去。夜风寨依山而建,数十座竹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寨前的空地上拴着上百匹骏马,毛色油亮,神骏异常。几个赤裸着上身的蛮族少年正在驯马,一声呼哨,马群便如潮水般奔过草地,扬起阵阵烟尘。

    “好马。”孟之继眼中闪过一丝赞叹。他此行事关重大——蒙古铁骑天下闻名,宋军却缺良马,更缺擅长骑射的骑兵。他听闻蛮地盛产宝马,蛮族子弟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便自请南下,想为忠顺军寻些好马,再招募些蛮族勇士。

    夜风寨的人个个身材健壮,皮肤黝黑,头上裹着彩色的头巾,腰间挎着弯刀,眼神警惕地打量着孟之继一行人。

    刚到寨门,一个身材魁梧的蛮族大汉便迎了上来。他头戴羽冠,身披兽皮,腰间挂着一柄镶嵌着宝石的弯刀,正是夜风寨寨主木巴。

    “孟将军远道而来,木巴有失远迎!”木巴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十分爽朗,他张开双臂,给了孟之继一个热情的拥抱,“早就听说中原出了位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孟之继抱拳笑道:“木巴寨主客气了。晚辈此次前来,是想向贵寨求购些良马,若是有勇士愿意投军,孟某也愿以诚相待。”

    “好说,好说!”木巴拉着他往寨里走,“先喝酒,喝够了酒,马也好,人也好,都好说!”

    寨中的空地上已摆开了宴席,烤得金黄的整只野猪架在火上,陶罐里的米酒散发着醇厚的香气。十几个蛮族长老围坐在一起,见孟之继进来,纷纷起身见礼。

    酒过三巡,木巴拍了拍孟之继的肩膀:“将军是爽快人,木巴也不绕弯子。我们蛮地的马,都是喝山泉、吃草药长大的,能翻山越岭,能忍饥耐寒,比中原的马结实得多。”他指向寨外的马群,“那些都是三年以上的好马,将军若要,只要不耽误我们的耕作和马匹生育,随你挑!”

    孟之继心中一喜:“多谢寨主割爱。不知这些马……”

    “不谈价钱!”木巴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孟之继早有准备,示意护卫拿出带来的礼物——几匹上好的绸缎,还有两柄锋利的钢刀。“木巴首领,我们是诚心来交朋友的。这些东西,算是见面礼。”

    木巴看了看绸缎和钢刀,眼中闪过一丝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绸缎好看,钢刀锋利,可我们要这些没用。我们要盐,要铁,要能让庄稼长得好的种子。”

    孟之继心中了然。蛮地缺盐少铁,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中原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他笑道:“盐和铁,我们有。只要首领愿意与我们交换马匹,每匹好马,我们可以换给你们五斤盐,或者两斤生铁。若是配上勇士,一骑一人,那么份量翻倍。当然,勇士的成了兵士,军饷另算。”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木巴的眼神明显亮了起来。盐在蛮地是稀缺之物,五斤盐足够一个小家庭用上半年,生铁经过蛮人自己的初步加工手艺,也能制成开垦荒地的利器。他与身边的几个长老低声商议了几句,又看了看孟之继带来的护卫个个精神抖擞,腰间的兵器也不是凡品,最终点了点头:“可以。但我们要看你们的盐和铁,是不是好东西。”

    孟之继让护卫打开随身携带的行囊,里面装着几袋雪白的精盐,还有两包未经打造的精良生铁。木巴拿起一块盐,放在嘴里尝了尝,又掂量了一下生铁的重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好!你很有诚意。跟我来,看看我们的马。”

    夜风寨的马场在寨子后方的山谷里,密密麻那的矮脚马漫山遍野,正在悠闲地吃草。这些马个头虽不高,却四肢粗壮,毛色油亮,看着就很有耐力。

    “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马。”木巴颇为自豪地说,“能爬山,能涉水,跑起来比羚羊还快。”

    孟之继仔细打量着马匹,确实是不错的良驹,适合山地作战。他满意地点点头:“好,这些马我都要了。只是……”他话锋一转,“我们这次带来的盐铁有限,只能先换二十匹。等我们回去后,会派人送更多的盐铁来,到时候再换更多的马,不知首领意下如何?”

    木巴皱起了眉头:“二十匹太少了。而且,你们要是不回来怎么办?”

    “我们孟家在黄州经营多年,从来说话算话。”孟之继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孟”字,“这是我的令牌,首领见我不来,可以派人拿着它去黄州找我,只要看到令牌,我定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