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8章 孤以往,确是太过天真了。(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的御案后,殿内烛火通明。

    他的脸色平静,但手指在御案上缓慢敲击,节奏稳定。目光低垂,落在空处。

    王德已经离开,去执行他的命令。

    李世民的心思在转动。

    李承乾今日的表现异常:那些问题、那种态度,还有迅速封锁东宫的决断,都不像他熟悉的那个儿子。

    是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太子有如此变化?

    如果不是新人,难道是东宫旧人之中,早已潜伏着心怀叵测之辈,直到今日才发力?

    或者……真是太子自己顿悟?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被李世民否决。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绝非如此。

    他必须查清楚:东宫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睁开眼睛,眼神冰冷。

    他看向殿外,目光似乎穿透宫墙,落在东宫的方向。

    无论背后是谁,无论承乾是顿悟还是受人点拨,事情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他不能再简单地用看待一个不成器儿子的眼光去看待李承乾了。

    他必须用审视一个储君、甚至一个潜在挑战者的眼光,去重新评估他。

    与此同时,东宫大殿内。

    李承乾坐在书案后,李逸尘坐在他对面。

    殿内烛火摇曳,光线昏暗,气氛凝重。

    李承乾脸上的兴奋和激动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的沉稳。

    他看向李逸尘,眼神里带着依赖和询问。

    “逸尘,接下来该如何?”李承乾的声音压得很低,“父皇必定会查,我们……”

    李逸尘抬起手,示意他噤声。

    他的目光扫视四周,尽管殿内看似只有他们两人,但他依然保持警惕。

    “殿下,”李逸尘的声音平稳而清晰,“陛下自然会查,但查需要时间,也需要途径。东宫如今封锁,陛下的人短期内难以深入。这便是我们的时间。”

    李承乾点头,认真听着。

    “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做两件事。”李逸尘伸出两根手指,“第一,巩固殿下今日造成的印象,让陛下相信,殿下的变化源于自身思考,而非外人教唆;第二,混淆视听,让即便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也变得模糊不清。”

    “如何混淆视听?”李承乾追问。

    李逸尘身体微微前倾。“殿下现在有三个伴读,臣杜荷,李安俨。”

    杜荷,杜如晦之子,尚城阳公主,历史上与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诛;李安俨,原为隐太子李建成部下,后归附李世民,但最终也卷入李承乾谋反。

    “好。”李逸尘点头,“从明日起,请殿下改变往日习惯,每日抽出固定时辰,分别单独与每一位伴读相处:读书、论学。每个时辰只与一人,顺序固定。譬如,上午第一个时辰与杜荷,第二个时辰与李安俨,下午与臣。”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这样即便有人窥探,或日后盘问宫人,也难以确定孤究竟与谁交谈最多、内容为何?因为每个人单独相处的时间都是固定的?”

    “正是。”李逸尘道,“众人只会看到殿下奋发读书,与所有伴读皆有探讨。即便陛下得知,也会认为殿下是在广泛听取意见、刻苦研读,而非单独与某一特定人选密谋。此举既可掩盖你我之实,亦可示殿下以勤学之态,一举两得。”

    李承乾眼睛亮了起来。“此计甚妙!”但他随即又皱眉,“只是……与杜荷、李安俨二人,孤与他们……平日虽为伴读,但从不交谈经史子集,尤其是这等敏感之事……”

    “殿下不必与他们谈及任何敏感之事。”李逸尘打断他,“与他们相处时,只论正经学问:读圣贤书、探讨史籍。甚至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问题,态度要诚恳,要让他们感觉到殿下的信任和重视,但要严守界限,只谈学问,不谈其他。”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头。“孤明白了,做戏要做全套,而且要做得真实。”

    “并非做戏。”李逸尘纠正道,“殿下确实需要读书、需要思考、需要真正地理解那些史书上的教训和权谋。与他们的探讨,于殿下自身亦有益处。唯有自身真正强大,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李承乾看着李逸尘,眼神复杂,最终重重点头。“好,孤听你的。”

    “至于轮到与臣相处的时辰,”李逸尘继续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