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386 预测动向(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赵韶当然乐于见到天命在桓家,毕竟他们天水赵氏已经归顺桓熙,为其马首是瞻。

    一旦桓温、桓熙父子身死国灭,赵氏或许依然能够保有荣华富贵,但注定不会有在桓氏政权中的地位。

    天命虚无缥缈,但是不能说它并不存在,否则,桓熙又怎会出现在这个时代。

    自始至终,桓熙都认为自己身负天命,这是穿越者应有的自信。

    只不过,怀揣着这份自信不等于可以藐视同时代的竞争者。

    随着北方的春耕步入尾声,桓熙一直在关注着燕、虞两国的战备,每天都有驿卒奔波在连通长安与洛阳、蒲坂的两条驿道上,为桓熙传回最新的敌国情报。

    “慕容儁已经颁布西征诏书,此战,他将御驾亲征。”

    桓熙看向着王猛,沉声道。

    王猛闻言皱起了眉头,他与桓熙都不担心慕容儁指挥作战的才能,而是担忧天子亲征,给燕国将士们带来的士气上的提振,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变数。

    桓熙永远不会低估了燕军将士想要在慕容儁的眼皮底下,有所表现的决心。

    赵匡胤之所以能在后周平步青云,就是因为高平一战,但后周军队岌岌可危的时候,他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

    当即组织反击,一举扭转战局,而这一切也全都落在后周天子柴荣的眼中,赵匡胤得以一跃成为后周军界最耀眼的将星。

    王猛面色沉重,他进言道:

    “梁公,既然连慕容儁都已经不甘寂寞,将要亲赴战场,臣以为,我军也应当倾尽全力。

    “十万将士虽然不能算少,但是稳妥起见,还请梁公继续征调一批胡骑作战。”

    桓熙此前做的十万将士的打算,其中就包括了五万河西、河套的胡骑,但从目前燕、虞两国正在做的战备来看,哪怕桓熙作为防守方,十万步骑也确实不能应付这场大战。

    但问题是,征召胡人东出,无疑会给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且不说从河套、河西前往河东,这一路上的消耗,战争之后的赏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也是为何桓熙此前只计划征召五万胡骑的原因。

    去年一场大战,桓熙前前后后征召了八万胡骑前往河东,也不能说没有派上用场,要不是他们的增援,李威等人也不会乱了方寸。

    可增添了八万人的开销,才有了今年桓熙需要向桓温借粮的窘迫。

    桓熙沉吟许久,道:

    “若是再征调五万胡骑,只怕财政难以为继。”

    王猛正色道:

    “这并非梁公应该担心的事情,后勤自有微臣处置,梁公所要做的,便是在前线摧锋破阵,而后奏凯而归。”

    桓熙注视着王猛,王猛没有畏缩,他迎着桓熙的目光,面上带着坚毅。

    “呼”

    桓熙长出一口气,最先舒缓了神情:

    “有先生这句话,我自当高枕无忧。”

    他始终相信王猛,对王猛有着绝对的信心。

    王猛也不再紧绷着一张脸,他对桓熙道:

    “梁公,此战需得提防燕国分兵。”

    桓熙微微颔首,他认同王猛的判断。

    燕军进攻河东郡,有两条路线,其中一条是走此前慕容恪经过的轵关陉,与苻坚合兵,一同南下。

    另一条便是由河内郡向西,直扑东垣县。

    桓熙起身,注视着被架起的河东舆图,注视着舆图上的山川形势,突然扭头道:

    “若我是慕容儁,此战当率主力进攻东垣,而以偏师汇合苻坚,使我军首尾难顾。”

    由于东垣县已经被桓熙控制,他不认为燕军的主力会走轵关陉,否则梁军一旦击败燕军偏师,趁势由东垣县东出,继而进攻河内郡,燕军必定难以及时回援。

    只要堵死轵关陉、太行陉、白陉的东侧出口,燕军就只能走其余五陉中,最南端的滏口陉退回邺城,等燕军绕了一个大圈回到河北,桓熙早就坐稳了河内。

    因此,桓熙认定燕军主力不会和虞军汇合,而是要进攻东垣。

    桓熙说着,笑道: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虞军进攻闻喜,燕军进攻东垣,固然会让我顾此失彼,但也可能给到我逐个击破的机会。”

    王猛深以为然,他思索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