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赵瑗却并不这么认为,站在他的视角上看,他自然已经知道了协助江南水寨的人应该是李涧此人。
但其实他还有一些疑惑,那就是李涧作为邓州巡检使,是怎么和江南水寨搭上关系的,又是怎么能提前得到江南水寨部署的情况,暗中通知利州四义等人做出应对的。
不过这事儿李涧不愿回答,赵瑗自然也不会追问。
两人目前是合作关系,不久前才协力合作救出了岳飞,还处于蜜月期,自己就这样跑去刨根问底并不合适。
而且他脑子里的疑惑还不止这些。
虽然赵瑗看似顺利的解决了秦桧案的麻烦,同时完成了救出岳飞的目标。
但过程之中似乎除了张澄这个阻力外,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威胁。
恰恰相反,许多协助简直犹如从天而降一样,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
只是他暂时还没有弄清那个人究竟是谁,为何会要帮他。
话说回来,赵瑗对赵构的分析其实也不过是藏着掖着,这三个答案只捡了能栽赃嫁祸张澄的部分来说。
但偏偏赵构就是爱听这个。
听完赵瑗的话,赵构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
“那江南屯军和水患这两个问题如果现下交给你,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儿臣认为,调查江南屯军亏空一事不应声张免得打草惊蛇,派人暗中查访最为稳妥,若真确有其事,也不宜大张旗鼓的派人缉拿,如今绍兴合议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我大宋境内不易再生兵戈,江南更是漕运和米粮要地,若是出事,我大宋又要损失大好修生养息的机会,儿臣觉得可以再借用缉拿张澄漕运逃党为借口,顺理成章的派人前往江南,降低江南贪腐官员的戒备,再找一网打尽的机会。”
“至于水寨匪患,儿臣觉得江南屯兵既然缺乏战力,若要从其他地方调取兵力剿匪,只能平白浪费国库民生,可以诏安为主,分化为辅,,等江南肃清之后,直接将愿意归降诏安水寨征调进江南屯军之中,补充江南驻守兵力,让那些匪自己剿自己,我大宋可以不废一兵一卒,将江南水患清理干净。”
赵瑗的计谋让赵构沉思了许久。
他原先只是想要拿这些东西考教一番赵瑗,却没想到赵瑗却给出了让他如此满意的答卷。
他心中已有意动,于是问道:
“那如此计划,元永你觉得谁去做最为合适?”
这合适的人选赵瑗可太多了,南宋名臣无论老的少的都在他脑海里提溜了一圈。
成名已久的老臣就有李光,赵鼎等人,年轻还未崭露头角的更是多得十只手指都数不过来,诸如胡铨,陈康伯,虞允文等。
这些人的名字,甚至还有一半都记录在老师范冲给他的本本上。
但他想了一下,一个名字都没有提。
因为他作为一名才出宫开府建牙的养皇子,绝不会认识这么多朝堂官员,也不该由他为其举荐。
以赵构的疑心病,自己推举任何一个人,即便自己与其毫无关系,赵构恐怕都会起疑。
而有一个人,赵瑗知道赵构绝不会对自己起疑!
他随口答道:
“儿臣也不太认识朝中的大臣们,如果要儿臣举荐,那儿臣斗胆举荐郭瑊!”
郭瑊是谁?
赵构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疑惑的看向赵瑗,脑袋里努力思索着自己叫得出名字的臣子之中有谁叫郭瑊。
就连一旁侍候的内侍们都懵了圈。
郭瑊此人,究竟是谁?
直到那内侍看到赵瑗站在原处,一脸扭捏脸红的模样,这才恍然大悟,凑到赵构近前耳语道:
“官家,郭瑊是奉直大夫郭直卿的儿子,这些日子与建国公往来信件,让建国公写出墨梅二诗的郭云岫就是他的女儿。”
赵构好悬是没喝茶,不然听了这话恐怕一口茶得喷出来。
他哭笑不得的看向赵瑗,没有想到自己让赵瑗推荐一个能办此事的人,结果这家伙居然把自己看上的女人家老爹给推荐了出来。
这...真的是举贤不避亲?
为了讨好郭云岫,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可这也是赵瑗的想法,这些日子利用郭云岫传递消息,又利用她和李晚舟见面,赵瑗对郭云岫确实抱有一丝亏欠之意。
而且赵瑗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