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臣黄子澄(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当锦衣卫来到黄子澄家的时候,黄子澄已经在书房上吊自尽,书桌上放着两份奏折,此时算是遗折了。

    其中一份是认罪伏法的供状,声称自己鬼迷心窍,暗中投靠了关中逍遥侯,并且帮逍遥侯偷着运银子,长安钱庄有五千万两存银,都是经自己一手运出去的。

    反正自己是活不成了,不如多认点,背债人嘛,一千万也是背,五千万也是背,当然要背大的。想必也能青史留恶名了。

    另外一份奏折,则是恳求秦王给黄家留一个传宗接代的后人,同时他还给秦王朱樉出了一条‘妙计’!

    现而今,江南大明朝廷一文钱都没有,别说应急救灾了,下个月给官员发俸禄都犯愁,这才是要命的大事。

    但银子从何而来?

    总不能把城里的大户们都掠夺一遍吧?

    于是黄子澄临终之前献上了一条毒计:照猫画虎!效仿长安钱庄的做法,朝廷也开钱庄。

    区别就是长安钱庄只做权贵的大笔买卖,一千两银子起步。

    我们江南朝廷如果开设钱庄,可以只平民买卖,哪怕一文钱也可以过来存上。

    天下百姓是权贵的五十倍,哪怕一人存一两银子,也足够堆满江南朝廷的国库了。

    细细看完黄子澄的奏折,老朱父子点了点头,“虽然此计乃是饮鸩止渴的毒计,但眼下内忧外患,一个不好就是亡国之势。毒计未尝不可一用!”

    秦王朱樉叹息道:“父皇,黄子澄所请,儿臣想准了他,此人对我大明忠诚毋庸置疑。”

    老朱点头道:“嗯,留下他三岁的幼子,收养入宫中,不可让外人知晓。”

    “至于黄家其他人……诛他九族,昭告天下!”

    “对了,再把戏做真些,就说他黄子澄跟逍遥侯黄易乃是本家近亲,因此暗地里投效,准备里应外合出卖大明。”

    什么??

    九族?

    “父皇,是不是太严苛了些?”

    老朱冷哼一声:“黄子澄这几年担任大明宰相,他的亲朋故旧非富即贵,诛杀他的九族,非是因为他们有罪,而是朝廷需要一笔救急的银子,懂吗?”

    这个……

    朱樉恍然大悟,忍不住称赞老爹高明。

    至于这样做会死多少人?甚至多少群人?无所谓,反正都不姓朱。

    次日,黄子澄是关中暗桩的消息事发,一时间整个京城为之哗然!

    太卑鄙了,逍遥侯太卑鄙了,说什么开长安钱庄帮大家赚钱,没想到却是为了套我们的钱?

    难怪当日朝会上,就这个黄子澄跳脚的支持,说什么银子不出江南,我们就能稳赚不赔,闹了半天,他跟逍遥侯黄易是一家的?呸!姓黄的没一个好东西。

    随着黄子澄认罪书的公布,还有他的满门抄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此事。

    替罪羊项目进展顺利,朱家危机大为缓解。

    但隐患还在,没兑到银子的人心怀怨气,必须要把他们的怨气转化为对关中的仇恨才行。

    一来能够让他们吃个哑巴亏,放弃找大明朝廷索要银子;二来能够让大家同仇敌忾,在接下来应对关中入侵的时候,他们能再出钱出力抵挡。

    一石二鸟之计很好,但关中是傻瓜吗?我能这么看着你给我泼脏水?

    消息传到了洛阳,关玉楼肺管子都快气炸了,如果不是下属拼命拦着,他都要亲自带队去炸平了江南皇宫。

    一众下属强忍住不笑,心说关帅平日里训斥白将军浪费炮弹,可关键时刻您跟白将军的做法一样,都是吼着要去炸平了人家。

    幸亏白将军出使北燕了,否则今日定要笑晕过去。

    不,如果白将军在场,肯定是他第一个吵着要开炮!

    众将劝住了关玉楼,然后紧急把消息传去长安。

    逍遥侯黄易哈哈大笑:“替罪羊吗?老朱家还真是杀人不眨眼,黄子澄、齐泰可是朱樉的死忠,就这么稀里糊涂当了替死鬼?”

    吕秀才嘲讽道:“听说齐泰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因为要捧高主帅傅友德,所以只能把上次战事失利怪在齐泰泄密头上,齐泰没被满门抄斩就是格外开恩了。”

    “师父,咱们怎么办他?不能让他就这么往咱们身上泼脏水吧?”

    脏水?他们说的好像是事实吧?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同时大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