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在民间暗中开办了方便面厂、快乐水厂与娃哈哈厂。”
“这些产业虽看似寻常吃食饮水,实则盈利极巨,孙儿用赚来的钱财,暗中组建工坊,招揽能工巧匠……”
老朱眉头拧成“川”字,背着手来回踱步:“好啊!好你个大孙,竟背着咱搞出这么大动静!”
“你可知私自设厂,在旁人眼里是何行径?”
朱雄英抬头,目光坚定:“孙儿知晓风险,但孙儿这些产业,一不与民争利,二不扰乱市贸。”
“孙儿更用赚来的银钱,钻研火器、机械之术。”
“爷爷,如今的大明虽强,但周边仍有隐患,倭国屡屡犯边,北元残余未除……孙儿想让大明有更强的力量!”
老朱脚步一顿,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重重叹了口气:“起来吧,你这心思倒是与咱当年相似。”
“只是行事太过莽撞,往后再有谋划,须得与咱商议。”
此后十年,朱雄英的工坊日夜运转。
他凭借远超时代的知识,带领工匠们研制出威力巨大的迫击炮。
洪武二十年,倭国再次骚扰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朱雄英亲率大军,带着新研制的迫击炮跨海出征。
当第一枚炮弹在倭国城池炸开,震耳欲聋的声响与冲天火光,彻底摧毁了倭人的抵抗意志。
大明军队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倭人望风披靡。
短短数月,倭国宣告覆灭,大量白银、黄金等财富被运回大明,充盈国库。
洪武二十五年,老朱年事已高,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朱标。
朱标登基称帝,年号“仁德”,史称仁德帝。
朱雄英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
而朱棣,则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上,直捣北元巢穴。
朱棣治军严明,用兵如神。
在他的带领下,大明军队一路北上,将北元残余势力打得节节败退。
最终,朱棣大军抵达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封礼,史称“封狼居胥”,扬威漠北。
朱雄英身为太子,协助父皇朱标治理国家,他将从倭国获得的财富用于民生建设,兴修水利、开办学校、改善百姓生活。
同时,他还大力推广自己的产业经验,鼓励民间发展工商业。
大明朝在父子二人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
仁德五年。
北京。
朱雄英站在仁德帝朱标身前,目光灼灼:“父皇,如今大明四海升平,然藩王封地皆在中原腹地,虽无谋逆之心,却也消耗大量赋税。”
“儿臣恳请将藩王封地转至海外,既保皇室血脉开枝散叶,又能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标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案上,鎏金龙纹传出清脆声响:“海外皆是蛮夷之地,瘴疠横行,藩王乃皇室血脉,如何能……”
“父皇!”
朱雄英当即叩首,额角在青砖上磕出闷响:“儿臣灭倭国时,已探得海外有广袤大陆,黄金遍地、沃土千里。”
“藩王携大明子民出海,以枪炮为剑、以律法为盾,不出十年,必能将大明旗帜插遍四海!”
他袖中滑出一卷泛黄舆图,展开竟是标注着美洲、非洲的世界地图,乃是他暗中命人根据前世记忆绘制。
朱标凝视舆图,手指抚过陌生的大陆轮廓,神色渐冷:“此事事关重大,容朕与群臣商议。”
三日后,文华殿内争吵声震落梁间积尘。
宁王朱权拍案而起:“海外荒岛,岂配我皇室血脉?陛下若执意如此,臣弟宁为庶民!”
满朝文武或附议或沉默,唯有朱雄英身后,徐达之孙徐辉祖缓缓展开一卷战报:“禀陛下,燕王朱棣远征漠北时,已收服西域诸国,其商队带回的消息证实,海外确有富饶之地。”
朱标揉着眉心,目光扫过殿外飘扬的龙旗。
最终,他将朱雄英呈上的舆图掷于群臣:“即日起,凡年满二十的藩王,可领三千甲士、百艘福船,择海外之地就藩。”
“藩王需每年进贡特产,永奉大明为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