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选址的问题(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对于熊大缜关于未来飞机、汽车等一系列工厂选址方面的汇报,杨震听的可谓相当仔细尽管他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但后来越皱越深的眉毛,却表示出了他对于选址方面的不满只不过他并没有打断熊大缜的谈话而已

    直到熊大缜说完,杨震才道:“你们本着尽可能的利用孙吴境内日军原有的基建基础,大幅度的缩短工期,以便这些工厂尽快的投产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在东北,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基建的工期受气候的影响太大”

    “按照你们尽可能的利用孙吴境内日军原有的基建设施,我们的工程所需时间可以大大的节省但你们有没有过相对长远的考虑?难道你们的目光,还只限制于眼下的环境和根据地内?”

    “将弹药工厂设置在那里,我没有意见弹药生产设备,相对于炼钢和有色金属冶炼都设备还是比较轻的将来在搬迁的时候,相对容易的若你们选择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和钢厂的位置,我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但是将汽车、飞机以及坦克等工厂放在孙吴,说实话我不同意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的敌人是日军,但不代表他们会是我们唯一的敌人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部门以及我们今后军工发展最重要部门的汽车、飞机和坦克工厂放在与其他国家只有一江之隔的地方,你们自己考虑一下是不是适合?”

    “如果我们有一天与江北翻脸,这么近的距离,对方都不用出兵只要一顿远程炮火,就可以将我们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这些工业毁于一旦这些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你应该清楚如果我是我们的对手,也会选择这些目标作为第一打击力量的”

    “而且就我所知,这世上除了那些国土面积过于狭小的国家之外,没有一个国家会将自己的命脉部门,放在国境线边上而且还是放在一个不确定,将自己利益放在了高于一切位置上,翻脸犹如翻书一样的邻居边上”

    “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没有纯粹的兄弟情谊所谓的国际关系,不外乎相互利用而已今天江北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援我们抗战但过几年,他们在认为我们的壮大已经威胁到他们的地步时候,一样对我们不会太客气”

    “不要和我说什么国际主义,这个理由也就能拿出来骗骗人,糊弄一下那些天真的人没有利益的事情,没有人会去做的美国人是这样,江北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眼下的得失”

    “的确,在我们中间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你看我们现在的发展,没有江北的大力支持,根本就无法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而且我们又没有得罪他们,他们也不至于对我们下手”

    “但老熊,论起国际形势来说,你是大学生毕业,眼光应该比我们中间的一些人看的长远一些如果说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与江北有着旧怨,那么当年作为一个人口不过百万,军队只有几万人的芬兰又何尝得罪过江北?不是说打就打?”

    “所以我认为在工业布局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那么多的大型工厂,要搬一次家,并不是我们个人家搬家那么简单不仅耗资巨大,而且费时、费力所以,我们在选择工厂布局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的是交通和能源的情况,要考虑今后国防的发展”

    这些话里面表达出来的意思,杨震还是第一次与李延平和郭邴勋之外的人讲起尽管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内心之中对江北的真实想法,但这些工厂选址的事情,却是涉及到百年大计如果话不讲透,恐怕没有人会在眼下的情况之下,相信自己的

    不过好在对于眼前的这三个人,杨震还是相当信任的尽管知道自己的话,可能会给三人带来震撼,甚至会引起一些内心中的波动但杨震相信面前的这三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苦心

    杨震的话,让几个人都愣住了杨震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是语气之中却也明白的指出他对江北的并不信任这个意思一说出来,明显让几个人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抗联眼下与江北,可算是关系密切

    能从当初发展到现在的地步,除了部队英勇善战、指挥得力之外,与江北在众多方面的扶持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关系这个时候,他这个作为全军最高军事统帅的人,表面上显得与江北很亲密,口口声声老大哥、老大哥的叫着内心之中却对江北如此防范,反倒让人很难理解

    与一头雾水,心里面震撼无比的熊大缜和张镇华相比,王光宇在初期的震惊过后,心里接受程度还是相对较高一些毕竟作为军事指挥员,虽然对那些国际形势分析不懂,但王光宇从军事分析上还是很赞同杨震意见的

    毕竟孙吴距离只隔着一条宽度并不是很宽的龙江的江北,实在是太近了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抗联与江北翻脸那么位于孙吴的重工业基地,将会在第一时间遭受到最致命的打击打蛇打七寸的道理,王光宇还是很明白的

    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在现代战争之中,军事工业基础就是一个国家进行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