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第113章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大明历433年。

    西方世界正在与敌人搏斗,而东方世界正在与大自然搏斗。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大明内阁通过了全国城市化的决议,决定在未来的全国建设中,将各大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引入电气化改造。

    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各地水电站的建设,以及一些古都的争议问题。

    比如西安。

    在西安考察的工部官员表示,这里一铲子下去可能会挖出两个皇帝墓。

    铲子左边一个墓,右边一个墓,甚至可能还是爷俩,是连号的。

    这下内阁官员犯了难。

    大动土木必然会破坏地下几千上万的墓穴,要是破坏了对华夏民族有重要贡献的,这可就是大罪了。

    可是不放手去干,西安想完成现代化,得施工到两百年后了。

    朱再明在得知情况后,直接作出了指示:以保护文物为重,进行保护性挖掘,西安文化要与新城市融为一体。

    说人话就是挖出来,围墙围起来,装上橱窗。

    以后啊,一张火车票就能在火车上浏览几百个皇帝墓了。

    完美。

    在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后,朱再明就入了大将军府,拉上窗帘关上门窗,召集了一群将领和参谋开始密谋。

    三个常备师的后续训练基本完成,一些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也摆到了台面上。

    蒸汽装甲车的使用情况不太好。

    这些装甲车速度慢,体积巨大,在平原上速度比不上人腿,在城市内无法通过大部分巷道。

    为了防止一炮散架,短管低膛压的火炮也是个花架子,打不远,杀伤力低,一些质量好点的砖墙一炮还不一定打塌。

    巨大的锅炉,也让装甲车内如同蒸笼。

    明军在夏季的训练中,就有不少士兵因为严重脱水而送到军区医院。

    用士兵的话来说,这款蒸汽铁甲车很先进,很前卫。

    但是下次不要装备部队了,简直就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亲爹!

    维修小组对这个型号的重型装备深恶痛绝。

    所以,这款装甲车在服役不到一年后,就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退出了大明的作战序列。

    而工部同仁也是痛定思痛,开始设计下一款蒸汽铁甲车了。

    寄予厚望的常备师1师,降级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步兵师。

    而常备师2师的情况就好些。

    装备了240门75毫米火炮、120门105毫米榴弹炮、8门240毫米重型攻城炮。

    2师被打造成大明的第一个重炮师,但是由于炮兵极度缺乏,还处于后续的训练之中。

    至于常备师3师,大明又从北美洲订购了8万匹战马,几乎要将北美洲的战马买空了。

    但是北美洲的各国殖民者乐此不疲。

    一些牛仔也不抢劫了,而是进入了大平原当套马的汉子。

    毕竟一匹合格的战马,大明出价5银币,简直和捡钱一样。

    而海军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海上炮击训练成果看不到希望。

    沈玉龙人都麻了。

    这些炮弹打出去,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军费,他每次看到长长的账单,牙龈都咬出血了。

    “所以啊,你们这些将领也有责任,自己的军事素养也没达到大将军府的要求。

    还写请战书今天打大清,明天打白莲教呢。

    训练成绩这么差,还想那些有的没的,都给朕找找自己的原因。

    有没有好好训练?兵书背熟了吗?能不能给朕算好弹道把炮弹打进窗户?

    等崇明岛三军军校建成,你们都给我卷好铺盖学习去!”

    朱再明重重的拍了拍实木桌子,沉重的声音压的众将领抬不起头来,面色羞愧。

    末了,朱再明又拿起空军的训练汇报,只看一眼血压就高了。

    “摔死了两个人?”

    对面朱再明的质问,暂管空军的孔二弱弱的将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此时大明的空军使用的是第二代热气球,或者说已经不是热气球了。

    化工厂和火电站送来的氢气罐被工部运用起来,使用多个小气囊连接在一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