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就来: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兴发言技巧 辩论的语言艺术(2/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春秋时代的墨子不但是大学问家,也是一位辩才,说话很富哲理。一日,他的学生子禽问他:“老师,是多说话好,还是少说话好?”

    墨子沉思了一下说:“你看,池塘里的青蛙,不分昼夜地呱呱叫,声音又高又亮,可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们。而鸡棚里的公鸡,平时轻易不叫,只在每天天亮时才叫几声。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就知道天亮了,于是起床做事。这说明人们很注意公鸡的鸣叫声。”子禽会意地点了点头。

    ●诱导反问,不攻自破

    这种策略就是为肯定自己的观点,诱导性地提问,让对方紧紧围绕自己的论题思考,再以反问的形式肯定自己的观点,迫使对方不得不接受。

    一次,俄国文艺批评家赫尔岑应邀去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不断演奏一些震耳欲聋的所谓流行音乐。赫尔岑实在忍受不住,最后不得不捂住了耳朵。主人看后惊讶地说:“这可是最流行的音乐呀!”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就一定是高尚的吗?”主人也不甘示弱,反驳道:“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笑了,说道:“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吗?”主人无话以对。

    在具体进行辩论的时候,不同的对象涉及的范围和采用的方法,往往是各种辩论特点兼而有之,应视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才能战胜论敌,获取辩论的胜利。

    ●由彼及此,步步紧逼

    由彼及此法是指由远而近、步步紧逼,直到对方投降认输为止。

    某市长收到举报材料,得知某百货商场经理有违法乱纪行为,为挽救这位经理,使其悬崖勒马、改邪归正,便去找他谈话。谈话中,这位经理多方辩解,和市长争论起来。于是,市长改变方法,冷静地问道:“假若你家里喂了一条狗,只会偷吃睡懒觉,从不顾家守屋,有时还打烂碗盆,你怎么办?”经理回答:“把它赶出家门。”市长说:“假如你商场有个售货员工作懒惰,态度恶劣,胡乱提价,有时还将商品偷回家去,你怎么办?”经理说:“开除他!”市长说:“假如他的经理知情不报,且与之暗中勾结,倒卖香烟,中饱私囊,你说该怎么办?”经理:“这……”

    由彼及此法,往往是欲此先彼、欲实先虚、欲近先远,步步紧逼,最终使对方无路可逃,只好束手就擒。

    ●婉曲作答,避其锋芒

    婉曲作答法是对对方所提问题不作直接回答的一种辩论方法。

    有人问美国天文学家琼斯:“地球有多大年龄,你能说清楚吗?”琼斯回答:“这也不难。请你想象一下,有一座巍峨的高山,比如说高加索的厄尔布鲁士山吧。再设想有几只小麻雀,它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啄着这座山。那么这几只麻雀把山啄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地球就存在了多少时间。”琼斯这种委婉曲折的回答,不仅把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难题化解了,而且使人意识到地球存在的岁月异常悠久。

    婉曲作答法,往往要避开锋芒、摆脱困境,使对方由主动变为被动,比直接作答更形象、生动、有力,往往使对方无可辩驳。

    ●转移论题,避而不答

    齐王因为没听从孟子的劝告,结果使燕国人反叛了齐国。齐王感到惭愧,但有个叫陈贾的大夫却在孟子面前为齐王开脱。

    陈贾说:“周公是什么样的人?”

    孟子说:“古代圣人。”

    陈贾问:“他派他的弟弟管叔去监督殷国,结果管叔却带领殷人反叛,确有其事吧!”

    孟子答:“的确有。”

    陈贾又问:“周公是不是知道他要反叛才派他去的?”

    孟子说:“周公不知道。”

    陈贾立即说:“这样说来,圣人有时也有过错吧?”

    孟子回答说:“古代的君子,有错就改;现在的君子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有了错,就像日食月缺,人人都看得见。当他改正时,人人都能敬仰他。现在的君子,岂止是将错就错,还要找借口为自己辩护。”

    陈贾无话可说。

    孟子和陈贾这场论辩采取了转移论题法。陈贾煞有介事地以圣人为齐王开脱。孟子不在无需讨论的问题上纠缠,把论题转移到如何对待错误上,用类比法得到结论。“圣人有错就改”,这里还包含着一个假言判断:“既然圣人有错就改,而齐王将错就错,所以齐王并非圣人。”这就从侧面将前面避而不答的问题重新点明,既使陈贾无言以对,又使齐王受到教育。

    ●诱导明理,有的放矢

    诱导明理法是针对对方的错误观点,步步引诱造成对方言论前后矛盾而使其明理的一种辩论方法。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