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五十七章李世民的震惊(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错!还有几分意气,不过用错了地方。”

    李世民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想当年,他可是曾与尉迟敬德一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于千军万马之中,区区几个毛头小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住手!都住手!”

    正在这时,张柬之匆匆忙忙地从殿内走出,想要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何事。

    但当他看到眼前的场景时,顿时惊愕不已。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这里见到了李世民。

    “崇文馆学员拜见陛下!”张柬之急忙躬身一拜,脸上满是惶恐之色。

    其他的学子们也都被吓得不轻,纷纷低下头来,诚惶诚恐地行礼,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朕认得你,那日之事,莫非也是太子的主意?”

    李世民的脸色愈发阴沉,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陛下误会了,那时我已不再是崇文馆的生员,这一切皆与太子殿下无关。”张柬之连忙解释道。

    “此事暂且搁下,日后再议。你们这些人既然身为崇文馆的学子,就应该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而不是将这里搞得乌烟瘴气,成何体统?”

    李世民一脸不悦地呵斥道,声音中充满了威严。

    “陛下不要误会,我们一众如此,就是为了学术研究,造福万民,还请陛下里面请!”

    张柬之躬身示意,两边的学子纷纷退开。

    崇文馆内,摆满了石子,一目望去,数不胜数。

    “这是干嘛用的?”李世民抓起了一把石子,看着上面雕刻的小字,不知何用。

    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也全部看了看,也不知所然。

    “陛下请看好了!”

    张柬之取出一盘石子,将墨汁沾到了石模表面之上,将纸张盖下,用手拍了拍,而后揭开纸张,所有的字迹都被拓印了下来。

    “这是印刷!”

    李世民瞪大眼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对,陛下说的对,这就是印刷,不过太子将这叫做活字印刷术,因为这些字都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可以印刷出任何的诗句以及文章,能跟极大的提高文籍的翻新,不再用人工一笔一笔的书写了。”

    张柬之认真道。

    就算他不说,李世民看见这些散落的石模,也会想到,这是一次文字革新,对于整个国家的藏书来说,意义非凡。

    “这是谁想出的?大才也!”

    李世民大喜,文字是载体,这发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几乎是推动了整个时代的进步。

    “这是太子殿下想到的,我们崇文馆学员也只是在帮忙雕刻。”张柬之说道。

    “太子!”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更甚,太子的表现越来越让他惊喜了。

    “都有赏,整个崇文馆都赏,太子现在在哪?”

    自己又错怪太子,太子是在为国尽心尽力。

    “太子,应该在射殿那边!”

    张柬之回道,自从教会他们雕刻之后,李承乾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一众学子:“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回宫之后,朕会论功行赏的。”

    “多谢陛下!”学子们都激动万分。

    “你们也不错,必是国之重器,你叫什么名字呢?”

    李世民又望向了张柬之和骆宾王,张柬之以死进谏,他认识,但是骆宾王他不认识。

    从两人的站位来看,是此事的负责人,能被李承乾看重地,李世民也想知道是何人。

    “回陛下,草民骆宾王!”骆宾王有些忐忑。

    “骆宾王,朕听说过你,那篇《望帝都》就是你所作。”

    李世民笑道,当初那日学子赋诗,李承乾的三篇和骆宾王的这篇都被收录到了国家典籍之中,李世民也都读过,大为震撼。

    “正是草民所作!”

    骆宾王也不曾想到,之前用来撬去东宫的砖头,竟然也入了当今天子的法眼。

    “都很好,朕记住你们了!”李世民败兴而入,但却满兴而归。

    “陛下,我不是一直和你说了吗?太子殿下是天纵奇才…”

    程知节头一昂,得意的笑着,还对尉迟敬德挤眉弄眼。

    “太子是厉害,但是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