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第一四九章 朱元璋懵了!朱雄英居然得天花了?说好的一代明君呢!(3/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人数量稀少的原因,再加上读书又和当官,以及成为其余的人上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能读书写字的学问人,一直都挺受人尊重的。

    哪怕是太子妃常氏这样的身份地位,在提及侧妃吕氏书香门第出身的时候。

    也有着一些不一样的尊重。

    而太子侧妃吕氏,能够在春和宫里,有这种身份地位。

    除了她小心思多,善于伪装,会来事儿之外。

    她的这个身份,也在其中有着很大的加成。

    朱雄英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常氏所说的这些话,只是坐在那里,显得不熟练的拿着笔。

    在吕氏的教导之下,在那里不熟练的写字。

    歪歪扭扭,横不是横,竖不是竖。

    朱元璋看着画面当中的这一幕,忍不住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觉得这个时候,就让雄英学习这些,有些早了。

    不过,也仅仅只是微皱了一下眉头而已,并没有多说什么。

    仔细想想,他反而觉得这个时候学习倒也挺好。

    越是往上走,走的越高,朱元璋就越能感受到学问的重要性。

    而他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每日学习的习惯。

    他也非常感激,自己当初遇到妹子后,妹子就向自己提出了学习的建议。

    自己也按照妹子的建议走了下去。

    如若不然,朱元璋都不敢想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只怕想要取得现在的这种成就,是不大可能的。

    自己小时候是家里穷,没有那个条件去学习。

    这个时候到了自己大孙子,条件好了起来,又有吕氏这个书香门第的人来教导,那确实挺不错。

    提前开开蒙也行。

    吕本的学识不错,他女儿也可以。

    由她这个当姨娘的给他开蒙,还是比较不错的。

    他姨娘肯定亏不了他。

    朱元璋心中如此想着,对于吕氏观感还是挺不错的。

    觉得自己家标儿,把这吕氏娶在身边成为侧妃,倒是一桩不错的姻缘。

    朱元璋对于儿子,孙子的教育,其实是很重视了。

    老早就给朱标请了一堆的老师不说,后面更是组建了大本堂。

    专门请那些有才学的人,在大本堂里教书。

    而大本堂,正是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进学的地方。

    除了他的那些儿子,还会有勋贵之后,到大本堂陪着皇子们一起读书。

    一来是让这些人,也能跟着提升水平。

    二来则是用这样的办法,拉近勋贵们和大明皇家之间的关系。

    让这些勋贵们的后代,也都能和皇家之人一条心……

    朱元璋可谓是用心良苦。

    不仅仅如此,作为一个出了名的卷王。

    朱元璋所规定的上课时间,那也是超常的。

    去大本堂上课,天不亮就要起床收拾……

    若是冬天,天还不怎么亮,大本堂就已经开课了。

    各种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一直要学到了晚上。

    而且,还是日日如此。

    一年加起来,总共也就那么三五日不用上学。

    从这上面来说,当皇子也是挺辛苦的。

    在朱元璋如此想着的时候,画面消失。

    片刻之后,新的画面缓缓浮现……

    这一次的画面,时间跨度要更大一些。

    将近一年了。

    地点还是春和宫。

    不过看屋内的陈设,装饰,朱元璋倒是没认出是哪里。

    但在看到了那床上躺着的人后,倒也一下子知道了这是哪里。

    这是太子侧妃吕氏居住的卧室。

    这个时候的吕氏,侧躺在那里。

    在她的身边,放着一个小襁褓。

    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婴儿。

    将近四岁的朱雄英,在边上站着,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的看着襁褓里的这个婴儿。

    “姨娘,姨娘,小弟怎么还不醒?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