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覆灭 第一百四十六回 公韧染病总结经验(3/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对这边点了点头。

    然后是孙中山、胡汉民等一个一个地过去了。

    公韧走到了竹排前,看到竹排子是3根碗口粗的嫩竹子捆成,也就有1尺多宽,底下是一根根的细竹子横着固定,以免大竹子翻转。公韧提住气,踏上了竹桥,开始一步步往那边走去。头几步还可以,竹子颤得轻,可是越往中间走,竹排颤得越厉害,一颤一颤地就像荡秋千一样。公韧本来身体就没有好利索,一紧张,觉得整个山川和断崖都在旋转起来,心脏“嘣嘣”地跳得厉害,一阵干哕,胃里一阵翻腾,直想往上涌。

    公韧心想,可别吐,可别吐,一吐身子就不稳了,可是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大嘴一张,“鸣――”地一声,肚子里的饭菜全喷了出来。身子瞬间失去了平衡,眼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公韧只觉得坏了,没死在战场上,倒栽在这个小小的断崖上了。

    好一阵子,公韧的眼睛才慢慢恢复了光亮,一看,身子早已失去了平衡,往一边斜出了好多,而自己之所以没有掉下断崖的原因,是另一面,一个小孩,也就是唐青盈的胳膊紧紧地拉着自己,而她正往另一面倾斜。两个倾斜面因而构成了一个平衡,才使自己躲过了这一劫。

    公韧又用力提着气,没敢动弹。唐青盈的胳膊紧了紧,公韧心领神会,胳膊也往上紧了紧,唐青盈又往上紧了紧,公韧又紧了一下。两个人的胳膊紧一紧,停一停,紧一紧,停一停,在往上拉动的时候竭尽全力保持着平衡。

    终于两个躯体又重新站稳到竹桥上了,唐青盈猛一下子抱住了公韧,喘息了一阵子,才轻轻地问:“公韧哥,好点了么?”公韧说:“好多了。”唐青盈又问:“你歇一会儿,能过去吗?”公韧轻轻地拍了她一下说:“这会儿可以了。谢谢你,小青盈,又救了我一命。”公韧轻轻松开了唐青盈,稳定了一下呼吸,聚了聚精神,一步一颤地走过了竹排。

    唐青盈紧跟着公韧,施展轻功,也跟了过来。

    众人这才敢齐声叫好。孙中山满意地捋了捋漂亮的短髭,点了点头。狄卡伸着大拇指夸奖唐青盈,说:“中国功夫,了不起!”黄兴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你这个公韧呀,差点儿没把我吓死!哎哟――你这个唐青盈呀,真让我担心死了!”

    唐青盈不好意思起来,躲到了公韧的身后,低下了头,伸了伸舌头。公韧摸了摸头上,由于刚才生死之间的一场惊吓,早已沁出了满头满身的冷汗。

    前面又是一道高高的断壁,足有300多米,有的地方有点儿斜坡,还能手脚并用,抓着树棵子向上攀爬,有的直上直下,甚至倒斜,看了就叫人眼晕。好在有天然的葛藤,还有黄明堂他们事先放置的一根长长的绳子,才使他们费劲地一步一步慢慢地爬上了山顶。

    爬上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凭高远眺,方圆数百里大山尽收眼底。黄色的山头,绿色的草木,白色的云彩融为一体,使人飘飘欲仙,仿佛跑上几步,就能跨过崇山峻岭,向远处飞去。

    这镇南关上三面陡壁,一面是斜坡,山南毗邻越南,山顶上有三个炮台,连成一线,每个山头上各有大炮数门。

    黄明堂、李佑卿、关仁甫等100多人,已往这边跑来,迎接孙中山先生。不一会儿,两支队伍裹在了一起,孙中山摇着黄明堂的手说:“好啊,好啊,这下子,我们骑在清政府的头上了。”黄明堂使劲地摇着孙中山的手说:“没想到孙先生亲自来了,没想到,没想到。”

    孙中山说:“我为什么不能来,中国的镇南关,中国的炮台,我为什么不能上。我们要用清政府送给我们的大炮,狠狠地轰击清政府。”

    (欲知镇南关炮台的起义到底怎样,且听下回分解。感谢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请收藏,请评论,欢迎交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