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院校,都是背着任务来的。
王逸很是理解:“我知道,原有的招生名额不能动,继续航空航天方向发展,这是战略布局。不过能不能再多申请一百个招生名额,打造星逸班,定向给我们培养消费级的半导体人才。”
“如此一来,北航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成了两个系统,原有的航天方向,以及新成立的星逸半导体方向。”
“这……”贺卫华和温季常相视一眼,陷入沉思。
随后,贺卫华开口道:“我觉得可以,到时候我去打报告,政策方面没问题,就是多招一百个学生而已。”
温季常却有些为难:“招生问题好解决,但难的是如何教!一方面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导师,都是航空航天方向,消费级芯片的先进制程也不了解,想教也教不了。”
“另一方面,我们这边的师资力量也有限,既要教学生,带学生,还要搞研究,搞重点项目,实在是分身乏术。”
贺卫华点点头:“王董,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王逸却是摆了摆手:“这个问题好说,这一百个学生,北航招来,星逸半导体可以直接签约,我们自己来定向培养。他们在学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特别优秀的,只有一年。”
“第一年,星逸半导体会聘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讲解基础理论。”
“第二年,我们会派星逸半导体的资深工程师,传授前沿理论体系,比如40纳米甚至28纳米等先进工艺的部分理论体系。”
“第三年,开始考核分流,进入星逸半导体实习。特别优秀的,在第二年就直接进入实习。”
“第四年,实习考核,分配到不同团队,正式开始工作。”
“你们自己培养?”贺卫华吓了一跳:“而且只学两年,大三就进入星逸半导体学习,这样能行吗?最起码得硕士毕业,甚至博士毕业吧?”
王逸摆了摆手:“那样意义不大,消费级半导体发展速度很快,国内高校教的都是落后几十年的东西,学一辈子也没用。最后进入半导体企业,还得从头学习。”
温季常很是赞同:“王董说的对,咱们北航本就代表了航空航天领域半导体最先进技术,教的都是航空航天芯片的前沿知识。但其他学校的消费级半导体,教的都是过时的东西。”
“像是星逸科技的28纳米工艺,那些高校的半导体大牛都不懂,拿什么教学生?”
贺卫华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王董这样的提议,的确可以。好,就这么办,我没意见。”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这边也没意见。”温季常道:“咱们太缺半导体人才了,王董这样的方法,我双手支持。”
“好,那就这样定,我回头就去提议,要招生名额,把北航当作试点。”贺卫华笑说。
王逸心情大好:“感谢校长,院长,如此一来,星逸班稳了。”
“呵呵,你客气了,我们也只是帮着招生,培养方面还得你们自己来。”
“已经很好了。”王逸笑说。
若是让星逸科技自己招生,根本不现实。
但由北航出面,多招100位学霸,那就容易了。
“校长,要名额的时候,尽量要200,这样上面砍一刀,咱们还有100个!”
“哈哈,行,我尽量给你多要!”贺卫华笑说。
“我也一起去,老头子也是有几分面子的。”温季常也笑着开口。
“感谢,太感谢了。”王逸欣喜不已。
温季常可是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院长,更是航空航天专用集成电路领域的超级大牛,院士级别!
航空航天的很多芯片,都是温院长团队搞出来的。
他的面子,搞不好比校长都好使。
当然,王逸也不会只让别人行动。
相反,谈妥这事,王逸没有回北航,直接拐弯去了秦主任那里。
这事事关星逸半导体,星逸半导体总部在帝都,四舍五入这就是帝都的事!
那秦主任就义不容辞。
和柳主任兼任济州副市长相似,帝都的秦主任也不只是管委会的一把手,相反,也是帝都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