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行线 第一百零三章 跳动的糖,跳动的心(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身家前程全都系于温谅一身,忠心无忧;二是宁夕所代表的奥援,两人关系亲密,互惠互利,既有短期利益,又有长远规划,合作基本无虑;三是安保卿代表的黑 道,许多时候,温谅需要用到这股势力,但又要谨慎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伤人,也可伤己。这也是三驾马车里最弱的一环,所以温谅费尽心力用碧螺春,用大酒店,将安保卿牢牢的捆在身边,只要背叛的砝码大不过忠诚得到的收益,终能将他控于股掌之间。

    这三条线分开前行,又在必要的时候合而为一,如果某条线出了问题,就很可能影响整体的布局,所以温谅并不介意刘天来的跃跃欲试,但前提是,任何行动都要经过自己的允许。

    无中生有将人逼反的是草包,不懂辩证盲目相信的是笨蛋,温谅既不是草包,也不是笨蛋,所以他信任现在,却不信任将来。所以他不防今天,却要防明日!

    一场交锋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落下了帷幕,当明华的员工们突然发觉身为总裁助理的齐舒不知何时再没出现过的时候,这位前青州的名花已经洗尽铅华。关进了青州女子监狱,开始了一年的刑期。有了温谅的暗中照拂,她在里面的生活虽然简单,却能保持基本的平静,按时作息。按时劳动,没有辱骂没有殴打,没有女性犯人间的肮脏游戏和变态折磨,入狱的时光竟然是她近十年来身心最愉悦的一次体验。

    这,不能不说是对现实的一种强有力的讽刺!

    而顾时同的日子就没那么舒服了,先是自折一臂,没了齐舒,才发现许多业务的推进过程无比的缓慢;其次,为了平息此次冲突,明华付出了将近一千五百万的现金。未来两年还要在青州加重投资比例,初步估计又有一个亿的资金要放进去。不说对资金链造成的压力,甚至对整个集团的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鉴于在青州的投资项目回报期漫长,如果没有发掘新的、增长极快的高收益项目,集团预计明年要IPO的计划恐怕也得往后延期。

    纵然顾时同拥有明华绝大多数股份,但也引起了小股东的强烈不满,这种压力经过层层叠加传递到顾时同身上,让他一时间无暇他顾,也就给温谅留出了发展时间。

    连温谅也没有想到。他这一次反击,对顾时同造成的伤害,远远比表面看上去要严重的多。

    在齐舒入狱的第二天,也就是一月二十三日。《中国可以说不》的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以京大出版社和范博本人在媒体圈的影响力,加上雷方暗中助阵,当天的发布会冠盖云集,全国主流媒体到了有七十余家。著名学者、教授、京大校长季林亲自到场做了推介,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立刻掀起全场第一个**。

    而凤凰鸟总裁范博的出场更是引起媒体争相提问,范老师这段时间随着温谅经历了不少大场面,何况又是做老师的出身,最不怕的就是站在讲堂上忽悠学生,把心一横,将众生当学子,针对媒体或尖锐或刻薄的问题,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言辞犀利且不失幽默,尽显风度翩翩口才便利的一面,惹得诸多京城和西边各省的媒体同仁四处打听范博是何来历,名不见经传,却有这般惊人的魅力。

    江浙媒体们顿时扬眉吐气,将范博在苏海碧螺春的种种事迹一加工,再一传递,立刻三分变成十分,黑木耳说成粉木耳,引起了大会堂第二个**,掌声一浪赛过一浪。

    之后有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就这本书展开了讨论和评价,收了红包当然不会说坏话,经过一番渲染,从艺术性、文学性慢慢上升到国家、民族、大义的高度,结合当前台海之间的严重危机,现场气氛骤然热烈起来。每一位媒体记者在进场的时候都免费领有这本书,有些女同志翻看着手里的书,眼睛里甚至都含着泪花。眼见时机成熟,范总裁适时出场,道:“我是一个商人,我爱钱,但我骨子里也是一个文人,我更爱书,可在钱和书之外,我还是一名中国人,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就如同陆放翁在病中所吟的那句名句‘位卑不敢忘忧国’,今天,站在这里,在这神圣的人民大会堂,我也要同在座诸位一起,一起大喊出那一句……”

    他将话筒对着下面,全场近一百多位媒体记者或慷概激昂,或被逼无奈,都一起大喊:“中国,可以说不!”

    这是几乎可以左右全国舆论的媒体,这也是几乎可以引导文学走向的群体,当他们集体喊出这句话时,已经注定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奇迹的诞生。

    发布会结束后,到场的七十余家媒体中有近四十家发了特刊,有十余家纯文学媒体做了专题,几乎三天之内,螺旋效应开始发酵,推动,并最终形成一股巨大的雪球,滚滚向前,一路无阻。

    当范博正在体验人生最辉煌的顶点的时候,温谅却愁眉苦脸的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如何才能解决度娘的难题,范博说不容易,可对卫栖文说不,却比预料中更难。

    一只铅笔轻轻敲了敲桌面,温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