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一卷 第5章 考场外的奇遇(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一下,高远一点都不生气,反倒觉得久违的亲情在心间萦绕,他仍旧嬉皮笑脸地说道:“误会了不是,我可没有嘲笑您的意思。

    这种现象太正常了,我今儿就见识到很多奇景儿,考生们不仅年龄差距巨大,一个考场里,还出现了很多兄弟、姐妹、夫妻,甚至师生、叔侄同考的情况。

    高考毕竟中断11年了,一经恢复,不论哪一届的学生,都不愿意错过这个通过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高跃然边走边说:“这话对,不出意外,本届高考,应该是我国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场考试。对了小远,你发挥得怎么样啊?”

    高远比画了个OK的手势,胸有成竹道:“那是相当不错。”

    高跃然神色一黯,叹声气后说道:“小姑就不成了,八道题目做出来六道,还不知道答案正不正确,估计很难考上大学了。”

    高远忙安慰道:“已经考完就别想那么多了,认真准备下一场考试吧。上车,跟我回家吃饭。”

    他蹁腿上了自行车,单脚杵地,等高跃然坐上后座,开始猛蹬。

    高远盘算好了,到家后就给小姑突击复习一下,把自己做过一遍的,变换了题型的史地卷子让小姑再做一遍。

    晚上再出两套数学和语文题,怎么着也能起到个临阵磨枪的作用吧。

    高远很清楚小姑的脾气,她是个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连参加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跟二哥二嫂,也就是高远的父母提起过。

    说好听一点,这叫自尊心强,说句不中听的,她就是太好面子了,性格太固执。

    一路飞快地骑行,车链子都快磨出火星子来了。

    高远和高跃然到家时,老妈张雪梅刚把饭做好了端上桌。

    见小姑子跟儿子一起过来了,张雪梅笑呵呵拉着高跃然的手,问道:“你们姑侄俩咋碰到一起去了?”

    “二嫂,我也参加高考了,跟小远在一个考点,上午考完后碰到一块儿了。”高跃然不好意思的说道。

    张雪梅微微一愣,接着笑了:“挺好的挺好的,有这个机会就别错过。赶紧着,你们俩洗手吃饭吧,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准备下午的考试。

    还有啊,考试期间跃然就在家里住吧,别回你那纺织厂宿舍了,你们姑侄俩现在都得集中精力应付考试,这一天三顿饭,我给你们做,你就别自己回去开火了,不够麻烦的。”

    高跃然反握住张雪梅的手,笑嘻嘻说道:“那我就不跟二嫂客气了哈。”

    “不跟二嫂客气就对了,赶紧去洗手,咱们开饭。”

    “好嘞。”

    高远和小姑去院里洗了手,回来坐下开吃。

    母亲炒了道白菜帮,一盘土豆丝,为了给高远增加营养,又特意炒了四个鸡蛋。

    冬天的京城,老百姓家里最常见的就是白菜、萝卜和土豆,绿叶蔬菜不说没有,从南方用车皮运过来的还是有几样的,但只会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出售,平头百姓想吃口绿叶蔬菜,那真是难上加难。

    高远因此联想到,高考结束后倒是可以搞一搞大棚种植,那玩意儿没啥技术难度,就是操作起来不太容易。

    首先,现如今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都是集体所有,个人想承包土地耕种,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说,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只能暂时放弃。

    高远拿起一个白面馍馍来咬了一口,满足地呲出一口大白牙。

    这年头,能吃上细粮就很心满意足了。

    大多数家庭还都是白面和棒子面掺着吃,高远家也不例外。

    家庭成员每人每月都是有定量的,粗粮多少,细粮多少,凭粮本去粮站购买。

    一直到1993年,国家才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的定量计划供应。

    他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在高跃然咬了一口的馒头上,说道:“小姑你多吃点,瞧你都瘦成啥模样了,我看着都心疼。”

    高跃然又把鸡蛋夹回给他,笑着说道:“你吃,姑吃啥都不长肉,就这体质。”

    看着姑侄二人你谦我让的,张雪梅笑了:“好了,一盘子鸡蛋至于么,你俩一人半盘,吃不完不行。”

    姑侄俩都笑了起来,一顿午饭吃得精神愉悦。

    吃过饭后,高远把小姑拉到三抽桌前坐下,挑选出他做过的一份史地模拟卷,用橡皮把答案擦了去,让小姑重新做一遍。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