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七十六章 打造西北的“乌孝”(下)(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为“连城”。天然的城墙,独特的路,造就了一个完美的防御型的老城。至今老县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城南的十里莲湖曾经千顷碧波的“南湖烟雨”胜景早已不复存在,斩城的不少文物古迹、老房旧院虽然处在荒凉之中,但平川老城的城墙、城阙能够保存完好,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方明远曾经去过老县城,城里还有图书楼、武庙、银行、教堂等,街道两侧的房子大多保持过去原状,随便推开一扇老门,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大多是秦西关中地区独有四合院,大多数的房屋青砖到顶,檐部飞椽,屋脊做雕砖或用片瓦组成镂空花饰。很多老房子门口都有雕刻精美的各种门槛石。要知道平川县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平川县又是秦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那时候,方明远就曾经想过,要是能够将老城里的居民迁出一部分。再利用老城独有高耸险峻的天然地势,恢复老城四门及城墙;修茸、恢复文庙、武庙、城隍庙、望湖楼、藏书楼、县署等古建筑;复原老城老街道的旧民居、庙铺,建成仿古一条街,这就是一处吸人眼目的古县城景点。

    而前世里,闻名世界的古城平遥,也不过是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后来经过明清历代修葺,才有了后来的模样。古城的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被誉为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每年的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获取了极其丰厚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依葫芦画瓢。将平川古城也推向全国全世界,即便是得不到平遥那样的地位,但是对于发展平川县的旅游业,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却是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经济效益也将是十分地可观。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做基础,如今方明远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计划还只能留在纸面上。

    “方少,想要达成你的设想,恐怕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李书记在任的时候还好。估计会按着你的设想发展平川,但是你想没有想过,在华夏,是人在政兴。人走政息,李书记届时要是提升或者说调任了,那又该如何办?”林莲轻声地问道。虽然说她觉得这种事情应当短期内不可能发生,但是身为秘书,对于领导所提出的设想、计划,拾遗补缺正是分内的工作。

    方明远微微地一笑。这个问题如果说是在一年前,那还真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但是在小商品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已初具规模的时候,无论是谁来接任平川县的领导职位,都不可能忽视方家的意愿,否则的话,他在平川县里就是想站稳脚跟,都不是一件易事。如今的他,有这样的自信。

    “莲姐,陈哥是不是已经回家探亲去了?今中午咱们是回饭馆里吃呢,还在这里凑合一口?下午转转这里。”方明远看了看表,已是时至中午,方才李东星他们倒是提出了要中午请客,但是方明远不喜欢和他们一齐吃饭喝酒,所以婉拒了。李东星倒也没有坚持,如今方家在这里也算是地头蛇了,方明远随身也有保镖,倒也不需要派人专门陪同。

    至于晚上,他当然是要回海庄镇了。虽然方老爷子夫妻还在离山,但是方胜夫妻也就是方明远刚回来的那一天,赶到了离山同他见了一面,第二天晚上就又返回了海庄镇。虽然说如今的方家,早已是家财累累,但是方胜却仍然在秦西压延设备厂里和从前一样上班。按他的话说,自己不是经商的那块料,自然也就帮不上方彬和儿子什么忙,与其当个闲职经理,光拿钱不干活,还不如在厂子里上班更有意义。

    老爸坚持这样,方明远自然也就是随他去了。这种东西,是勉强不了的。强迫他改行,反而可能会搞得家庭不和。反正如今的方家,也不需要他来挣钱养家。

    而且这一次,方明远觉得老爸似乎有什么心事想要和自己谈,只是碍于爷爷在场,一直都没有说出口,他这一次回平川县,固然是一方面为了看看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今的状况,同时也是想问问老爸,到底有什么心事。

    此时陈忠已经兴冲冲地开车到了家门口,自过年之后,就随着方明远四处奔波的他,难得有回家的机会,这心底的兴奋就不用提了。这一次他陪着方明远前往香港、日本和美国,虽然因为要保护方明远的安全,而没有时间上街逛逛,但是他仍然给妻儿买了不少的礼物放在了后备箱里。

    如今的陈家也早已经不是两年的模样,陈忠的妻子也已经由工厂调入了县政府,还分到了新房。陈忠的母亲,后来也被送到了奉元的医院里精心地治疗后,两眼重见光明。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因为他成为了方明远的贴身保镖后,所带来的变化。虽然说陈忠一个月里也没有多长时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