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妃执墨染青城 第167章 大结局(4/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归军中,只听每一代君主之令,暗中守卫宋国。”

    恪王颔首道:“不错,宋国每一位君王驾崩之前,都会将暗夜营与皇位一起传给下一任储君,从未例外,直至先帝这一代。”

    “先帝?”孟唐不解的道:“王爷这是何意?”

    恪王看了一眼神色阴霾的万太后,缓缓道:“先帝在位之时,曾极为宠爱一位贵妃,更是在先皇后过世数年后,立其为继后,给予她母仪天下的尊荣,并重用其娘家之人。如此隆恩,继后与其娘家人并不知足,他们不断在朝廷乃至各地州府中安插人手,扩张势力。等先帝发现之时,宋国半壁江上已是落在他们手里。除此之外,先帝更发现,早年被他立为储君的继后之子,表面孝顺仁厚,实则凉薄无情,私心极重,并非明君人选。先帝有心废其太子之位,可这样一来,继后一族必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内乱四起,邻国入侵,宋国危矣。”

    “而且那个时候先帝龙体渐衰,精力不济,几经思量,放弃了这个决定,装作什么都不知晓。在先帝龙归大海后,继后之子以储君身份继承帝位,但他并没有得到暗夜营。这件事令他寝食难安,他继位后,一边封赏诸皇子,一边暗中派人监视,想知道先帝将暗夜营传给了哪位皇子。一旦找到暗夜营的下落,诸皇子也就没有继续活着的必要了,信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说罢,他抬头,望着面色阴沉的公良容若,“陛下,臣可有说错?”

    有官员小心翼翼的问道:“先帝究竟将新晨变传给了哪位皇子?”如果先帝是迫于万氏一族压力才将帝位传给公良容若的话,那么继承暗夜营的那个人,才是先帝真正属意的储君人选,也是真正该坐在九龙宝座上的人。

    恪王指了指囚刀等人,淡然道:“他们就在这里,自己问就是了。”

    在百官骇然的目光中,一直未曾出现的天囚缓步走入殿中,在公良语止面前停下脚步,一字一句道:“我等奉先帝之命,追随宁王殿下,生死不得违抗!”

    听到这句话,百官哗然,他们或多或少猜到了几分,但真的得到确认时,仍是难掩那份惊讶,毕竟宁王在先帝诸多皇子中,实在太不起眼。

    孟唐满面疑惑的道:“既然他们是暗夜营,那刚才的黑影又是什么人?”

    公良延庆接过话道:“这个问题,孟尚书得问陛下,顺道再问问天琴阁的事情。”

    天琴阁在开封城中名气甚响,朝中百官大多有所耳闻,有一些甚至还是天琴阁姑娘的入幕之宾,当即有人出声询问公良延庆是何意思。

    “看来诸位都不知道呢。”公良延庆冷笑道:“天琴阁表面上是一间秦楼楚馆,实则是咱们这位陛下用来搜集情报,监察百官的地方,还在里面蓄养了许多江湖高手,以便行刺暗杀。信王就是死在他们的手里。”说罢,他向莹衣努努嘴,“喏,这位就是天琴阁的掌事人。”

    骤听此言,百官无不变色,有几位常去天琴阁的官员,更是骇的面无人色。天琴阁的幕后老板是公良容若,那他们在天琴阁说的话,岂不是全部传到了他的耳中?

    万太后浅笑道:“延庆编故事的本领是越来越好了,连哀家也差点信以为真。”

    公良延庆望着她,也笑道:“母后不肯承认就罢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宣读父皇遗诏。”

    此时,恪王已经从叶雪梅手中接过锦匣,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取出一个黄绫玉柄的卷轴,神色肃穆的道:“先帝遗诏,所有人跪迎!”

    公良语止率先跪了下去,沉声道:“儿臣恭迎父皇遗诏。”

    在他之后,百官纷纷跪了下去,万太后与公良容若虽心中百般不愿,却也不敢明着违旨,一道跪下迎旨。

    遗诏上毫无疑问,是废黜公良容若帝位的内容,另立公良语止为新帝。公良容若虽然百般不愿,可终究在大势所趋之下,无可奈何。尽管他暴跳如雷,难以置信,百官仍旧承认了公良语止这位新帝。

    相较于公良容若的失控,万太后的神色要平静许多,她说道:“既然这真是先帝的意思,哀家与皇帝理当遵从!”

    此话一出,公良容若骇然色变,遵从……岂非要他让出帝位,这怎么可以,母后疯了不成?

    不止公良容若,其他人也是一脸诧异,不管怎么想,万太后都应该紧攥着帝位不放,怎么会主动让出来,实在不合情理。

    “母后……”

    万太后打断他的话,“哀家知道皇帝一时难以接受,但先帝旨意不可违,而且皇帝确实有做的不对之处。”

    公良容若难以置信的望着万太后,他们可是亲母子啊,理应站在同一阵线,可现在母后……竟然帮着公良语止那伙人说话。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