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一百二十一章:疑点重重(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一表现果然让一帮装模作样的老人感到满意。

    之所以这样,众老人只是想考察吕哲的品性。且不管吕哲是不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谦和如斯,他们得出吕哲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吕哲会不会一直保持对六国之人的尊重,不过目前吕哲能这样表现就很不错了。

    两帮人交谈之时没有谈到未来怎么样,吕哲只是表达出想要恢复夷陵的次序,没有说一些豪言壮语或者许诺种种好处的姿态。

    在交谈时,老人们会用眼神交流。若说之前是因为态度感到满意,交流之后他们对吕哲没有夸夸其谈就感到更加放心了。

    “懂得内敛且慎言,又能抓住快速平息夷陵之乱的这个重点。明知道哪怕没有我们的支持也能组织起一直起码万人的军队还能保持冷静,是一个不容易被些许优势冲昏头脑。敢做事能做事的人!”刹那间,这些来自各个宗族与部族的老人在心里下定义。

    送走表态支持的多位老人,吕哲大概明白了一些什么……

    夷陵的**万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他们成分复杂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似乎一些宗族、部族的联系从来都没有断过。

    此为背景之下。郑氏和昭氏想要发动叛乱必然会去联系一些人,燕彼曾经的讲述中也肯定了这一点。

    这场动乱看似浩大,但是分为大小团伙的数量多得有些不太正常,这充分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取得共识。错了,不但没有取得共识还出现了分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内部厮杀的原因!

    大概判断一下人数,从一开始就站在郑氏与昭氏一边的人大约为两万人,而选择来到军营得到庇护的人数约是一万,那么在外乱窜的人数是五六万?

    有一点是吕哲之前没想明白的,那就是为什么兵卒向外镇压能够轻易在五个小时之内就聚拢四万人。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效率?

    现在他见过一帮老人后开始明白了,局势在动乱的前一段时间是真的失控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六国遗民后面没有联系。

    他们在动乱之后肯定会有什么联系,宗族、部族之间乘着这场动乱报复平时的仇敌,这才会出现那么多有目标的攻杀。

    “他们根本就是害怕秦军开来镇压才会分为两边或者更多的势力?燕彼这一边在自己来了之后马上投靠,另一方是在观望!自己表示只会追究郑氏和昭氏,又保证会负责站出来解释……这个态度让投靠的一方去找观望的一方做出什么保证或者妥协?”

    思考到这里,吕哲为自己的冒险惊出冷汗,幸好他一直表现出仁善的一面,这才使得大多数人愿意接触和决定依靠。

    “那么也就是说,夷陵这些不愿意和郑氏、昭氏陪葬的六国遗民是真的愿意选择配合我?”

    吕哲似乎发觉局势远要比想象中更为复杂,有意试探之下燕彼道出一些细节果然证实猜测。

    几万的六国遗民也并不是完全有宗族和部族势力在协调。真正属于两者势力的人员远远没有想象中数量那么庞大。而似乎由于有吕哲的存在,先期编练的山地兵的份量在六国遗民中更重一些?

    因为思考太多东西,没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又交缠太多的因素,吕哲这下是真的要头疼欲裂了。

    “好吧。先不管这么多。现在最重要的是整编出一支可以用的军队!”

    吕哲打定主意还甩了甩有些昏沉的脑袋,像是要把没必要的东西甩出去。他看了看沉默不语的众亲兵,再看看在思索什么的燕彼,说:“赵平、猛三,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过来帮我更衣、披甲!”

    两人听到召唤好像才如梦方醒,他们在帮忙期间。吕哲又向燕彼说:“按照我以前的标准将那五千人单独划分出来,同时将剩下的人员编制起来。”,转向其余傻愣着的亲兵,“你们出去帮忙。”

    吕哲不知道亲兵们有没有领兵的能力,但是他想了那么多好像抓住什么脉搏,这一次并不打算完全任命六国人士为带队官了。

    “你们认为燕彼他们怎么样?”吕哲看似不经意的问。

    猛三直接:“啊?”

    赵平却是迟疑道:“军主,职觉得夷陵这里很奇怪。”

    “喔?”吕哲瞬间扭头看向忙活着的赵平,“什么地方很奇怪?”

    赵平说:“处处透着一丝古怪,职又说不清楚。”

    还以为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意见呢,没想到也是察觉古怪又解释不清楚。

    差不多整理完甲具之时,帐帘被拉开,一个比较陌生的男子被亲兵徐爽带了进来。

    这名陌生男子单膝跪地,行的却是楚人的军礼:“小人有军情禀告军侯!”

    吕哲抬手让猛三能够系好肩甲,声音不大:“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