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一八六章 合作建厂(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而且,沈光林不光拿年薪,他还按课时收费,并行双规执行的很好。

    就真实的授课水平来说,沈光林虽然进步很快,但是实力一般。

    虽然他已经做了一年半的大学老师,积攒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但是在调动气氛和掌控节奏上还是欠缺了火候。

    不过,使用英语授课是他的一大优势。

    尤其,京都大学的学生们,虽然英语水平确实还不错,但是用英语授课的老师不太多,听着就特别新鲜。

    就在这种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授课环境中,他们反而觉得沈老师特别厉害。

    至少,沈老师的英文水平是真的厉害。

    这也变相的让人认为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出色。

    能摸鱼拿到钱就行了。

    沈光林到京都大学的这些天也没有闲着,天天多有人来访。

    扶桑有很多大型实验室。无论是学校的还是企业开办的那种都很有实力,他们开出的价码也很高,都想着把沈光林拉入进来。

    有这样一个科技领路人真的很有必要。

    在他们的理念中,有时候,沈桑的一句话比他们努力半个月都重要。

    这样的人物不去拉拢,难道白白放掉吗。

    这就是太“优秀”的烦恼。

    “优秀”是沈光林的特色和标签,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不过,沈光林除了答应做京都大学的客座教授,其他的职位他一概都没有答应。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划划水还可以,真的动真格的,他还真的不一定能行。

    就连这样,只是上上课而已,沈光林都深切的感受到了自身的瓶颈和不足,尤其是数学,学得确实不蛮行。

    总的来说,沈光林并不是真的天才,智商也只是中等偏上。

    要想站在一个别人高不可攀的位置上,还需要自身多努力。

    拥有超越前人的知识和见识,穿越却没有带U盘,也没有系统可以签到,却被基础知识不足拖了后腿,想装逼都装的不圆满,这也是难受。

    哪怕是来个知网,让沈老师抄一抄也行呀。

    把后世的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这个业务他熟呀,只要不是特异功能,只要不是鸡蛋返生,难道还能翻了车?

    他除了牛肉,啥都没有。

    本来还想来个野外求生的,还差点进了404,这样一想,沈光林就清醒了。

    在吹捧中容易迷失自己,就像盗梦空间一样,简直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

    既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那他就收拾行囊准备回国了。

    温柔乡是英雄冢。

    回国的缘由也不是炫耀,而是加强学习,多参加一些别的数学老师的功课,赶紧补补吧。

    毕竟,他的数学太“差”了。

    等到有一天,他的发型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他就变强了。

    ......

    津药三厂果然执着,还没等沈光林回去呢,老秦又找到京都来了。

    有这份心,干啥能够干不成呀。

    “沈老师,工厂终于让步了!他们同意了您提出的合作方案,您看是不是回DJ一趟,咱们一起去一趟武田公司,赶紧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

    秦不凡也是热切的很,终于要完成任务了,这趟出国的经费没有白花。

    沈光林都有点佩服他了,要是有一天他下岗了,自己完全可以招他过来,真的是不怕冷脸的。

    “哎呦,这回不觉得是我在占你们便宜了?我说过了,武田公司能够让步,这是考虑了我的影响力因素,这也是有成本投入的,如果我是武田公司,我怎么都不会答应,不蒸馒头还蒸口气呢。”

    这津药三厂也是搞笑,难道觉得他沈某人是在空手套白狼吗?还左请示右谈判的。

    “是是是,您说的都对,咱赶紧把授权书的事给办了吧,工厂上上下下就等着新厂房投产之后换取外汇呢。”

    1981年,即使作为制药企业,他们的资金也一样是匮乏的。

    因为,企业们无论效益好坏,赚取的利润都是要上缴的,任何一项技改或者其他措施的落地,都不是自己说了算,也是要到上面申请。

    津药三厂建设的新工厂,这其中不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