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王全泰品行高尚,著作颇多,建树颇多,为朕得用之人,今年满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特赐下朝服一身,东珠一颗,并封二等子爵,其长子封三等轻车都尉,钦此。”圣旨不长,但是却让这些家伙一个个的都看傻眼了,三十岁封爵的人很多,但是生日这天就给的可就这一份儿的,这眼红的人可真是多了去了,东珠?妈的,那是一般人都能的么,要知道东帝国的朝廷上只有王爷的帽子上才有这个东西的,虽然也就是几十万银子一个,但是那是权利的象征,二等子爵?一般来说都是从三等子爵开始的,这小子直接就上了一个档次,二等子爵按照品级是从一品文官,也就是说以后他见到从一品的尚书们也是不需要下跪的了,因为他跟人家都是平等的,至于儿子有爵位,这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也就是说王全泰家里的两个儿子有爵位了,长子嫡孙自然是继承他的子爵爵位了,这另外的儿子可就是这个三等轻车都尉了,虽然是爵位当中最低的,但是等同于四品文官的,多少也算是可以了。
王全泰当时真是老泪纵横的,也就是这个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必须要作出一番成绩来让皇帝看看,自己的爵位当不能在二等子爵上就打住了,自己还年富力强的,肯定会有更多的事情让你们满意的,也就是当时的这个想法算是把这个家伙给坑了。
当皇帝是喜欢自己的臣子能干的,尤其是王全泰这样的,除了皇帝的话其他人根本鸟都不鸟,这样的臣子可以说就是纯臣,对于这样的人皇帝当然是要好好的保护的,只是有些时候这样的臣子也太不会揣摩圣意,接下来的十几年王全泰还是在户部侍郎的位子上呆着,按说十年的时间应该是可以升一下的了,但是皇帝却有自己的打算,户部的两个尚书都是国舅爷。而且都是年轻的,根本就不可能免官的,他们两个也都很识趣的,平时的时候就挂一个名号就是了。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王全泰在管理的,其他的三个户部侍郎也明白了,这是皇帝要留着王全泰来管理户部的,一个个的不是称病的。就是到处溜达,反正王全泰叫咱干什么咱就干什么,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是把这个家伙当户部尚书的,就连皇帝也是那么想的,只是他的年纪不到就是了,至于品级这个问题没什么的,王全泰自己已经是子爵了,跟尚书的品级是一样的。
王全泰自己也是把户部给打理的井井有条的,不管是以前的弊病还是现在的一些麻烦。总之这钱粮的事情都是让皇帝陛下很满意的。其他的各部大人们就不怎么满意了。你小子把我们的一些额外的收入都给减少了,皇家的国库丰厚了跟你有什么关系了?这就有人开始搜罗王全泰的一些罪证了,只是这个家伙平时的时候人情来往都是很少的。你想要抓住他的把柄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什么成果。最终也都是被皇帝给申斥一顿,大家都看的出来,这王全泰现在在皇帝陛下的眼里那可是什么都好的,这个时候要是上去胡扯的话,少不得自己是要倒霉的,还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比较好。
花无百日红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他们也知道王全泰心里肯定会有一个不小的主意的,这个事情要是真的闹出来的话,他处理的好还算可以,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咱们可就有机会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全泰还真是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的,这也是跟曹家商行有直接的关系的,曹家商行的人到了东帝国,他们走的都是海路,虽然刚来的时候做的都是走私的路子,但是王全泰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了,四大帝国当中只有东帝国有庞大的商船队的,其他的帝国都是没有的,这要是能把这个买卖做的好的话,以后的日子肯定要比这个好很多的,王全泰跟皇帝陛下打了个马虎眼,想着皇帝陛下对自己那么好,自己多少的也可以给皇帝陛下一个惊喜的,可就是这个惊喜,让王全泰直接滚蛋了。
当天早上王全泰兴致勃勃的拿着自己的东西去找皇帝陛下,周围的奴才们都知道皇帝陛下说了,要是王全泰来的话就要赶紧的放进去,这些太监们一个个的王大人长王大人短的给奉承着,看皇帝陛下跟王全泰两个人的意思,傻子也知道他们要谈的肯定都是一些机密的,还是赶紧的躲远一点比较好,省的自己糊里糊涂的就把自己的脑袋给丢了,那才是冤枉呢。
他们也都盘算好了,等着王大人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好好的给自己一些赏钱了,谁知道过了半个多小时还没看见王全泰出来,里面也没有任何的声音,想到王全泰拿着的那个奏折,好家伙的那么老厚的,肯定是跟帝国有关系的大事情了,上一次这位王大人就直接把大半个帝国的人给得罪了,这会儿不知道又是什么事情了,很多太监的心里都在担心,这不是缩减开支的东西吧,他们的俸禄什么的可不能减少吧,想到这里一个个的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多小时以后王全泰没出来,是皇帝陛下大喊来人,这屋子外面的侍卫太监什么的可是都听到了,一个个的赶紧的跑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屋子里,奏折被扔了一地的东西,王全泰战战兢兢的跪在那里,皇帝陛下则是一脸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