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这里冷清清的,一点声音没有。
门锁着的,院子里有驴车印,张强立刻就明白过来,媳妇和孩子,回娘家去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家不就散了吗?
他连家门锁的钥匙在哪里都不知道啊!
这年头可不是后世,一个电话打过去就知道了,那得跑着去问啊!
让他砸锁他也舍不得,一个锁可不便宜呢!
李龙并不清楚,自己间接的把张强弄的差点儿妻离子散,此刻他正在百货大楼挑东西。
去了一趟山里,哈里木他们那边捆草快到尾声了,李龙打算帮着把草运一运,然后给他们带一些东西。离他们从夏牧场回来还有两三个月,一些生活物资还是要带的。
东西和以前差不多,这一次他额外要买的,是帽子和头巾。
他发现不少哈萨克男人,无论大小,都喜欢戴帽子。后世戴的是民族帽子,小孩喜欢戴尚的帽子。女人喜欢戴头巾,这时候戴的头巾比较单一一些,就是红绒布头巾。
李龙便买了十几顶帽子和十几块头巾,带过去让他们自己分。
鞋子也是要带的,山里放牧也是挺费鞋的,骑马还行,有些地方不适合骑马,一天要走不少的路。要不小心踩着树桩子,那鞋弄不好都会被扎一个洞。
东西买了不少,装了半车斗子。李龙这一次开着拖拉机去山里,经过清水河的时候,队干部出来迎接,李龙原本不想停的,也只好停下来打个招呼,说一说自己的事情,然后又突突突开进山里去了。
“能和山里的牧民交上朋友,李龙同志不简单啊。”
“人家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自然是有不少的民族朋友了。”何玉清知道的比较清楚,“好了,都先扎扫把去吧,赶下午李龙同志回来收扫把的时候多扎两个,五块钱就到手了!”
这是正事,几个干部立刻就跑向了自己的家。
大家都有工具的,扎扫把,没有人会落后,这可不像种地。种地要从年初盼到年尾,这个干完当天就能拿到钱,就跟后世许多年轻人去干跑外卖一样,到手多少钱是能看得着的,也难怪会趋之若鹜。
李龙开着拖拉机直接奔向哈里木的冬窝子,这里没人,不过边上堆着不少的草捆子。
他把东西卸下来放进冬窝子里,然后开着拖拉机往草场那边而去。
路熟了,开着不慢,找了三个草场,就找到了正在捆草的牧民。
看到李龙过来,那些牧民都放下草捆子跑了过来。李龙从车斗子里取下西瓜交给哈里木给切,又把帽子拿出来让大家挑。
玉山江就戴着帽子,说实话那帽子都快包浆了。
塔利哈尔也是,不知道帽子是从谁那里继承下来的,都有两个破洞,简单的缝了之后还戴着。
这时候看着新帽子,一个人眼睛放光,瓜都顾不上吃,开始抢起来。
其实没啥抢的,帖子款式比较单一,就两种,鸭舌帽,和仿军帽的普通布帽。这时候军帽还是软布帽,也不像后世迷彩帽那种有型的。
但无论哪种,都比塔利哈尔他们头戴的强,而且人手一顶还有的多,每个人都换上了新帽子。
玉山江戴了戴新帽子,又取下来收进了兜里,还是戴着自己的老帽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想把新的留给儿子。
把帽子分了,接下来是头巾。有妻子的给妻子挑,有老娘的给老娘挑,挑完后剩下的交给哈里木,他带到夏牧场,去给其他人分。
吃西瓜,装草,李龙便给各冬窝子拉草。有拖拉机,拉草比用马带着绳子拖着快多了。
中午吃的是黄羊肉,哈里木昨天回冬窝子的路上看到一群黄羊窜进了山里,他骑马跟了十几公里,打着了两只。
十几公里啊,还真有毅力!
李龙觉得如果是自己,跟着跑两三公里就可能放弃了。
黄羊角和皮子自然是归李龙了。他拿着也挺开心。
下午拉了几趟后,李龙就出山了,他还要去清水河拉扫把。
这样干了两天,中间哈里木他们弄着一头半大的母马鹿,活的,李龙便拉着回了队里。
然后就听说了张强的事情。
张强回到家里,老婆和孩子被岳父接走后,他硬气的在家里呆了两天,然后去三小队接人了。
没办法,家里没了妻子根本过不下去,他连个热饭都吃不到!
地里的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