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合格。
李龙很满意。
孙家强这两天挖了十七公斤贝母,李龙这回带着秤,给他称过之后,李龙掏钱。孙家强有些忧虑的说道:
“贝母长的有点高了,再过段时间恐怕就要开花了。”
李龙知道他的想法,一旦等到贝母开花,那这个贝母季差不多就结束了。
不过想想也可以了,一个贝母季,以孙家强目前的速度,能挖两百多公斤贝母,单从李龙这里就能赚六百多块钱。
很多了。
顶一些工人一年多的工资。
从小白杨沟回去,李龙便去泉眼那里和了一堆泥巴。
从车斗子里找了个半大的刺猬,拿出来摔死,用泥巴裹起来。外面的灶烧火,烧的差不多了,把那个和着泥巴的刺猬给塞了进去,用火炭灰给埋了起来,然后就等着了。
一个多小时后,把烧的硬硬的泥巴给取了出来,李龙等这个凉一点,就把它敲开。
刺猬的硬刺跟着泥巴一起脱落下来,露出圆圆的肉团。
李龙去木屋里取了一个小碟,放了点盐端了出来。然后一条条撕下刺猬的肉,蘸着盐吃。
很香。
两天后,李龙拉着一车贝母回到了县里。他先把贝母卸到了大院子,把厢房里晾着的干贝母收拢起来去收购站卖了。
这八十多公斤干贝母给李龙带来了近四千块钱的收入。
而新拉回来的贝母完全晾干的话,应该还有差不多一百公斤。
完后李龙就去了供销社,找到了正在办公室里的李向前。
“哟,小龙,这是从山里回来了?”李向前也是好久没看到李龙,热情的给他倒了水,“山里呆着辛苦吧。”
“还行。”李龙笑笑,“股长,抬把子再有五天应该就差不多够一千了,咱们是不是把车的事情说一下?”
“行啊,”李向前说道:“速度挺快,五天是吧?我看看……”他去翻看桌上的日历,五天后,是星期三。
“那就五天后,我带着车去山里拉抬把子。还是那个地方对吧?”
“对,小白杨沟。到时我在山口等你们。”李龙说道,“一千个抬把子,得好几辆车。”
“你放心吧,我肯定能在当天让拉完。”李向前笑着说,“质量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天天检查,合格的才算,不然就打回去。”李龙这方面信心很足,“这个您放心。”
“那就好。”
“股长,我从山里弄来两个刺猬,给你带过来了,你看是吃着还是养着都不错。”李龙借花献佛,“我给你放到这里?”
“刺猬?行啊。”李向前也挺好奇。李龙就去外面车斗子里,带着筐把两个刺猬拿给了他。
剩下的最开始抓的那个大刺猬,李龙扔大院子里了。
大院子范围大,活动空间足,容易找到吃的,所以李龙觉得它应该能活下去。
在县里呆了一天,第二天清早李龙开着拖拉机回到了小白杨沟,把抬把子检查验收完,然后给大家说了最终的期限。
再干五天就要结束了,有些人不舍,有些人意外,还有些人觉得总算要回家了。
接下来这五天,挖贝母的人也疯狂起来,基本上每天李龙收到的贝母都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
四天后李龙就不得不再次下山,把上一次的贝母卖掉,把这一次的贝母晒上。
这算不算是最后的疯狂?
第五天,李龙并没有和李向前他们一起上山。山里还有最后一批抬把子需要验收,队里的那些人也需要收拾打包行李,准备回去。
李龙要过去帮忙,协调,毕竟他牵头的这件事情。
最后一批抬把子,四十七个,检查完后,没出李龙的意料,全都合格。
大家都预料着这一天,所以量入为出,弄的材料也都是差不多,剩下的条子和杆子都没几个。
孙家强的贝母有十一公斤,拿到钱后就匆匆进沟里继续挖了,连话都没空说。
“给大家说一下。”李龙让每个人核对完,签字,最后说道:
“今天编抬把子的事情就结束了。每个人的数量都在这里,今天县供销社就把抬把子拉走,我们一块回去,你们回队上,我去结账。下午或者明天,我会通知大家发钱。你们每个人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