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麻袋还是装糖渣拿回来的。他打算用这麻袋去大院子里装只羊,到时要送给李向前的。
事情都弄好后,李龙原本打算回去,梁月梅喊住了他。
“这边饭都要做了,你回去干啥?老罗看你没回就知道在这里吃饭了。”她说道,“到饭点了还跑,这是真不打算把这里当家了是吧?”
嫂子这么说,李龙也就留了下来。李强在外面喊着李龙,李龙出去后,发现李强正在门外面的雪堆那里,打算堆个雪人。
“现在的雪堆不成。”李龙把他给劝了回去,“等下雪的时候堆。现在的雪散了,没粘性,下雪的时候雪有粘性,那时候堆起来最好,而且还能存好久。”
农村人少,而且整村人都认识,堆个雪人最多好奇看看,不会破坏。上一世李龙听邻居说,他们在县里买的房子,每次下雪孙子都嚷嚷着出去在小区的树下堆雪人,雪人堆的大小都有,小孩还专门找来树叶、树枝、煤球啥的去装饰一下。
然后这雪人最多能存一晚上,就会被人破坏掉。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因为觉得雪人恐怖,还是纯纯就是有破坏欲望,不希望美好的完整的东西存在——堆好的雪人大的就把头踢掉,身子踢碎,小的直接跺一脚。
每次孩子第二天满心欢喜的去看雪人的时候都会哭。
有些人真的很讨厌。
李强虽然不太开心,但知道这是事实,因为他自己用院墙外面的散雪捏了半天也没弄出个雪球来,现在知道原因了。
那就等下雪吧。
太阳已经到了正南方,李龙眯着眼睛看了看,也不知道现在小海子还有没有人砸冰窟窿逮鱼了。
事情是真不经想的。下午李龙准备回马号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明天早起过来的时候,梁家老二提着一袋子鱼过来了。
“小龙,还收不收?”他看到了盖着的马车,猜到李龙应该是去卖鱼。既然要卖鱼了,那剩下的鱼还收不收?
“收啊,只要你卖,那我肯定收。”李龙笑着说道,“今天收获咋样?”
“还行。”一听李龙收,梁家老二笑了,“两条鲤鱼,一条五道黑,都是两公斤往上的,一条花鲢,我们留家里吃了,还有一些鲫鱼,剩下的一些狗鱼就送给你们了。”
“行啊。”李龙去屋里拿了秤,过来和梁老二一起把秤提起来称着。
“二十六公斤,六毛一公斤,六六三十六,二六十二,十五块六。”李龙快速的算着,算完后把秤和袋子放下就掏钱。
“十五,收十五!”梁老二急忙说道,“有一公斤多狗鱼哩,那是送给你们,搭着的。”
“行。”李龙爽快的数出一张大团结和一张五块钱递过去说道,“来,收着。”
“嘿,小龙啊,你这生意做的,真好!”梁老二接过钱笑着往上衣兜里一揣,“后面我们逮了还送过来啊!”
“行行。”李龙说道,“多少我都要。走,进屋喝水,我给你腾袋子。”
“我就不进了,”梁老二急忙摆手,“身上全是鱼腥味儿,等着回去换衣服,你去倒鱼吧,我在这里等着。”
李龙拽不动他,便提着鱼去了闲房子,把鱼倒在塑料布上,看着个别还在动的鱼,感觉有点神奇。想想梁老二还在等着,他快速的提着袋子出去,梁老二接过袋子,笑了笑转身离开。
梁老二回去的步伐明显轻快了不少。这让李龙心里也开心一下。梁家三兄弟这些天从自己和大哥那里也挣了一两百块钱了。
这钱在自己来说不多,但对于队里普通百姓来说,很不少了。
半个月的时间不到,三个人差不多一人能分个四五十,相当于一个三四级工的工人工资,过个肥年是肯定没问题了。
所以说,资源多了,其实挣钱的办法不少。就像贾卫国,哪怕身体弱一些,野地里有兔子,套两个就顶工人四五天的工资,而且这是大冬天,闲时有这个收入,不比天天在家里呆着或者去打牌好?
李龙以前是觉得北疆哪里的农民应该都差不多,直到后来队里组织旅游,转过不少地方后才发现,其实自己所在的村子里的人无论是维权意识还是赚钱的想法,还是行动力,都是很靠前很主动的。
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这主动找法子赚钱的意识。有些地方的农民真的是扶不起来,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有资源不知道利用,自己的权利自己不知道争取,就只会内耗。为了屁大点事情和邻居吵个不停,却不知道多想着怎么把生活过好一些。
把鱼整理一下,李龙把狗鱼捡出来,从厨房里找来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