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闯(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能喝杯散酒就不错了。”

    “吃吃吃。”李龙笑着说,“刚才第一杯,找个由头,现在咱们先吃。”

    屋子里热,大家先后把棉衣脱掉,穿着绒衣或者秋衣边吃边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龙打开了灯,四个人边吃边聊。

    “……要说这日子啊,还是现在好。”老罗叔年纪大了,又喝了酒,习惯性的对比起来,“以前是吃不饱,那时候别说肉了,能吃上东西就不错了。俺们打完仗,回家种地,就想着没啥事,把生活过好……”

    李龙想起来后世被寻找出来的一个个战斗英雄,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带着勋章或奖章的。他们没有想要什么待遇,打完仗复员回去,就老老实实种地或者做工。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真的不算什么。

    而后来的人们,享受了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的人们,听着他们讲战斗经历,有些几乎是不敢相信。

    而那些有着不可告人目的一些大V会否认他们的功绩,说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正常人做不出来的。

    只能说,他们低估了英雄老兵们想要为后辈打下一个和平环境的决心。

    眼前这位就是这样的,他打了仗,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英雄,和那些被最后发现的英雄老兵一样,他觉得自己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他们还活着已经很幸运了。

    朴素的老兵思想。

    “现在能吃饱了,那也多亏老罗叔你们当时打赢了那一仗。”李龙端起杯子说道,“以后没谁再和咱们打仗了,日子会越过越好,你老就慢慢享福吧。”

    “现在就享福着哩。”老罗叔夹了一筷子卤下水边吃边说道,“那时候打仗吃的就是炒米炒面,哪能想到还能天天吃到肉?”

    “那也是你们应该享受的。”李龙端起杯说道,“来,咱们给老罗叔敬一个。要不是他们打了仗,咱们现在还不知道过啥日子哩。”

    现在的人其实没有那么深的印象,对于当时的立国之战和后来的自卫反击战其实感受并不深。毕竟现在还没网络,没有那么多人去讲那些战争的历史意义。

    李龙两世为人,从吃不饱的经历到最后吃到三高——虽然病了,但实实在在是吃出来的。

    那好日子哪里来的,不就是这些老兵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吗?

    他看着老罗叔满是皱纹的脸,想到了曾经一位老爷子用方言给记者说“还想到三八线上浪一回”,两者的面孔重合起来。

    说大点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往小里说,这是真不怕死——为了后辈们能过上好日子,真不怕死!

    “可使不得……”老罗叔也端起了杯子,笑着说,“和那些倒在战场的战友相比,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国家还给发钱……”

    这话何其相似——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英雄。

    话题有点沉重,没有经历过网络洗礼的陶大强和杨永强不知道咋接话,李龙便换了话题,问陶大强:

    “大强,这一年了,日子好过多了,想没想过接下来咋打算?”

    “我?”陶大强也没想到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他摸了摸脑袋,憨笑着说,“我觉得现在就挺好。手里有余钱,家里有余粮,我还结婚了,接下来等着生个娃,我觉得日子就这样够享福了,往后可就不敢再想了。”

    行吧,不说胸无大志,只能说先前穷日子过的久了,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过个平淡的幸福生活。

    也算是一种追求了。

    “那你不打算来年多挣些钱,把你家的房子给翻盖一下?你后面有娃了,现在的屋子可就不咋够住了。比如攒些钱,盖个砖包皮的房子?”

    砖包皮的房子在现在其实已经是是很好很昂贵的房子,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给家里箍的那个带青砖瓦口的窑类似,就是用土坯盖房,最后再用砖外面包一层,从外面看是砖房,其实里面芯子是土坯。

    这样的房子可不是样子货,在北疆来说,土坯房冬暖夏凉,其实是最合适的。等到二十一世纪,大家都盖了纯砖房,好看是好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砖房的缺点就体现了出来,大夏天外面热,屋子里也热。因为砖头比土坯导热性好,那么外面晒热了,里面也就热了。

    土坯房就不一样,导热性差,外面热了里面还是凉的。

    冬天也是如此。屋子里烧着炉子架上火墙,土坯房外面冷,传导到屋子里的寒气少,屋子里的暖气传出去的也少,所以才能冬暖夏凉。

    但纯砖房冬天散热快,需要烧更多的煤,好在等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国家给了外墙保温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