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二百四十章 顾晓霞的双喜临门(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鱼你卖了,就别给我钱了。你结婚老爹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先攒着啊。”李青侠小声给李龙说着。

    “老爹,我有钱哩。”李龙笑着说,“就这一次杆子,我挣的可比你们多多了……”

    “你有是你的,老爹要不给,那像啥话?”李青侠摇头,然后看陶大强已经把网都取上,便加快语速:

    “剩下的后面再说。”

    回到李家,择鱼,放袋子,李娟又开心的背着书包等在了自行车的边上。

    李强要去学前班,他看着姐姐,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等我上小学了,也让小叔驮我……”

    “你上小学也在队里上,哪还用小叔驮?”李娟笑着说,“等你三年级再说吧!”

    小孩子之间的争吵在大人看来都是玩闹,所以谁也没制止。李龙带着吃过早饭的李娟匆匆出了门。

    在村外,他看着背着鱼袋子的孟志强正低头匆匆往前赶,便打了声招呼,继续往前赶。

    孟志强看着李龙自行车后面驮的那两袋子鱼,还有前车把上挂着的一袋子鱼,粗略估计这些鱼至少得七十公斤。

    他听陶大强说过李龙下网通常就是六到八条网,平均一条网能上十公斤鱼。

    为啥自己四条网才能上不到十公斤鱼?

    是因为下的在边上,还是其他原因?

    李龙并不知道孟志强已经在想着逮鱼少的原因了,他到小学放下李娟,便匆匆往县里赶去。

    在大院取了工具,然后就去了石城。

    今天来的早,摊子还有位置,他把摊子一支开,有心人一看是三个盆,立刻就知道有泥鳅过来了。所以不等李龙吆喝,便围了过来。

    李龙也算这里的明星摊主了,大声吆喝着,秤挂的高高的,话说的好听,又对那些恶意乱挤的人绝不手软口软,所以鱼卖得很快。

    一个多小时,鱼卖光后,李龙松了口气,感觉嗓子有点哑。

    收拾好东西,去奶茶馆喝了奶茶,李龙就坐在外面的棚下面,看着整个老街。

    二流子、混子在街面上转的不少,联防队员时不时过来一趟,不过碰到那些游手好闲的,如果他们不惹事,通常也不会管。

    刚才李龙摆摊的时候,有流里流气的人经过,却并没有管李龙——也不知道是名声在外,还是时机不对。

    那一口豫东口音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时不时的和李龙聊几句,两个人也算熟悉了。

    从石城回来,到了县城大院,把东西放下后,李龙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便出了院子,在出城的地方碰到卖西瓜的大车在那里吆喝,一听三分钱一公斤,便直接买了一麻袋。

    这时候的西瓜真便宜,一听李龙买的多,卖西瓜的直接敲开一个西瓜,递半个给李龙,非要他吃。

    现在卖西瓜让客人尝西瓜的时候,路子也粗,不会像后世还专门给切成牙,都是直接敲开,手掰成几块,大小不一,直接啃就是了。

    “这是下野地的瓜?”李龙问,“还是平原林场的瓜?”

    下野地是石城所属的一个地方,西瓜非常有名,甚至在后面在业界全国都算出名。

    平原林场则是玛县一个林场,也盛产西瓜。老百姓吃瓜通常认这两个地方的。

    “下野地的。今年热,瓜熟的早,”摊主一口豫东口音,“种瓜的多,赔钱……唉。”

    “自家地种的?你们分了多少口粮田?”

    “一人二亩地。”摊主一边啃着西瓜一边说,“家里人多,十来亩。种了五亩的西瓜,得挣点钱给娃娃上学用。今年西瓜倒是丰收,就是卖不上价。”

    李龙知道,就是再过两年,这西瓜价也就涨到五分钱,一直到九十年代,一公斤西瓜老会论毛来算。

    至于论块来算,那都已经过了新世纪了。

    摊主帮着李龙把一麻袋西瓜装到自行车后座上,李龙付钱,骑着离开。

    这一麻袋西瓜七十多公斤,才两块多钱……真便宜。

    到了乡中学,这边学生才放学,离家近的正陆续出校园。

    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学校里,有在班里趴桌子上休息的,有的则在校园里打闹,有极少部分去了学校的食堂。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有人在学校里开了个凉粉摊子,中午专门卖凉粉。

    李龙骑车经过凉粉店的时候,就看到了玻璃柜子里的一盘盘凉粉,不由得咽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