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三百五十四章 净利润592.5亿美刀!你管这叫一点点?(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14纳米的芯片产量是1390万片,10纳米的芯片产量是710万片,涵盖山海M-4、骁龙825、麦伟达的高端GPU产品。

    营收方面,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何婷波停顿了一下,笑着说道。

    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吴茂哲、谢盛东和诺伊斯等人,眼里露出艳羡的神色。

    “28纳米芯片的年度营收总额为173亿美刀,16纳米芯片的营收是349亿美刀,14纳米芯片的营收是487亿美刀,10纳米芯片的营收额是312亿美刀。

    合计1321亿美刀!

    去年全球的晶圆产量是1.9亿片,产业规模是3965亿美刀,换言之,我们只用22%的产能,便做到了32%的营收水平。”

    何婷波傲然道。

    不管是芯片的产能,还是营收数据,山海微电均全面碾压英特。

    根据调查机构统计的不完全数据,英特集团的全年营收最多不会超出500亿美刀。

    三兴电子大概在400亿美刀左右!

    镐通、SK、波通全部绑在一起,勉强算作400亿美刀!

    简单来说,一个山海微电,能吊打十个半导体同行!

    陈河宇脸色如常,在听到“1321亿美刀”的数字时,也没有多少波澜。

    “山海M系列和P系列的产值是多少?”

    他轻声问道。

    “自研芯片业务的累计销售额是87.6亿美刀,占比只有6.6%,在2017年,大米科技将会在天竺和灰洲市场,大量采用M系列和P系列芯片。

    预计在今年年底,有望提升到25%的水平……”

    何婷波正色道。

    雷布斯在芯片处理器上,决定全面使用国产芯片,比值只会越来越高。

    大头还是被老外赚走了,不过没办法,毕竟山海微电起步才两年,想让市场接受华国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还需要营销推广和更多的时间。

    “继续吧。”

    陈河宇道。

    “公司全年的毛利率为61.7%,毛利是815亿美刀,净利润率为39.7%,净利润额是524亿美刀。

    2017年的研发资金投入,预计控制在30%,也就是157.4亿美刀,主要用于7纳米的芯片工艺研发,以及前段设备工厂的并购、投资和技术控股方面。”

    何婷波扬声说道。

    524亿美刀的恐怖净利润,BAT绑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山海微电如今可不是一家简简单单的半导体公司,除了自研芯片、代加工外,在热处理、蚀刻、离子注入、机械抛光、光刻设备上的投入,并不输给阿麦斯、英特这样的行业巨头。

    至于封装设备,陈河宇不用操心,因为华国在芯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初,选择了封测工序。

    无论是技术底蕴,还是机械制造,都能满足山海的后续发展需求。

    “余下的收益模块,还有芯片工艺授权、热处理专利授权、光阻材料销售业务等,总营收是135亿美刀,净利润额为68.5亿美刀……”

    何婷波简单概括道。

    细节方面,会做成详尽的财务报表,发送到各部门负责人、核心工程师的邮箱里。

    净利润592.5亿美刀!

    跟去年相比,收益足足翻了两番!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山海微电抢走了湾积电60%的代工订单,另一方面是因为山海微电的M系列芯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净利率极高。

    而且,山海微电通过技术授权,将利润空间相对较低的28纳米芯片生产,“外包”给了其他公司,自己只做最尖端的精密领域。

    “年终奖的奖池提高到200亿华币,算一算,人均大概有200万华币,大家有问题吗?”

    陈河宇沉思片刻,定下山海微电的奖池金额。

    “200亿华币?”

    一些非技术的管理人员,咽了咽口水,他们没机会得到销售分红,只能靠年终奖肥一把。

    哪怕全年的季度奖金系数再差,也能拿到几十万的年终奖,约等于大半年的工资收入。

    倘若是那种多次拿A的优秀员工,差别就大了,轻松进账几百万华币。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